□ 艺术简历 肖洪波,1983年生于淄川峨庄。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2010年8月荣获“第四届中国(秦皇岛)书法节”教师组优秀作品奖(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7月“农行杯”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年7月入选全国首届册页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09年9月入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1年3月入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1年11月入展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2年1月入选“中国瘗鹤铭奖”书法艺术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2年8月入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中国书法家协会);2012年8月入展全国第三届行草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5月入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6月入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7月入展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省展获奖;2009年9月入展“汶上永续杯”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2011年8月荣获“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山东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优秀奖;2012年8月首届“牡丹奖”山东省书法作品双年展二等奖;2012年10月荣获山东省“郑道昭奖”书法作品展最高奖;2013年7月入展山东省“江北水城杯”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2013年7月首届“养生文登、墨香齐鲁”杯山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大奖赛最高奖;2013年8月入展第二届“羊欣奖”全国书法作品展;2013年9月入展首届山东“青州书法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我对书法的断想 我的家乡峨庄,属泰沂山脉北麓中低区;东接青州,南临沂源,地势南高北低,植被密集,水源充沛,自然风光优美。春秋战国齐太子小白曾在此悬羊击鼓,明昭阳太子隐居读书于昭阳洞;隋唐时期修建庙宇三教堂,青州仰天山的文殊寺皆在区域之内。在这样的一个乡野之地,能有此文化积淀也算是不错了。 我祖上曾花钱捐了一个青州府的道台,有名无实,花钱从青州修一条车马青石板路一直到峨庄老家,现在看来也算是个大工程了……自那时起家族每一代都会出一个有文化的“先生”。我年幼时并没有显现天赋,语文作业一塌糊涂,记得小学二年级时候一个“旗”字,语文老师叫我写了有数十遍我都写不好。 我对文字的敏感是上了师范学校之后,那时候学校开设“三字”课程,闲暇时间无事就写上几笔;参加工作之后,住单身宿舍生活更是无趣,从地摊上淘了几本字帖回去临写,居然一发不可收拾。 每次面对古人的法帖,铺纸磨墨,精心临摹,那种全身心的投入就好像在指挥一场战争,那些文字就好比是一队队士兵让我来调配,营造出不同的文字战场,尽情的驰骋。几年来,临写法帖,寒暑不辍,每每看到古人法帖中精彩之处,驻目忘返常而有之。吾辈同道,皆有此获,妙悟者不在多言。 我临写书法已经有六年矣。此期间,有过很多曲折,走了不少弯路,自己总结出一点小经验。书法之法,就是一个从多到少,从积累到缩减的过程。开始的临帖,诸法皆入,博取众家之长之后,萃取精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注入自己的骨髓血液,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当书法上升到一个瓶颈时,则需要“养”,养自身之气,开阔眼界提高功底,进而将书法之技上升到艺,则艺常新,技无穷也。 书法虽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积淀,但是当下的时代,如何抒发时代精神,剔除假、丑、恶,表现一种真、善、美的内在凝重气场,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取向的主流方向。书法最终的归宿是让观者走进作者营造的一种艺术氛围,通过对作品的诠释,找寻到一种人内心的自在和快乐,让内心得到释放,成为一种观者和作者都共同享受的欢乐,这种欢乐是一种内在的享受不能拘泥于表面的炫耀。 一个优秀的书法爱好者,应该广聚自然之气,开眼之间便是大智慧,胸中藏万物之理,有一种自然与自己合一的境界,创作中不虑而知,不求而得,将自己的感情呈现于作品之中,真诚将作品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气息。 我现在居于闹市之所,无时无刻不受困于纷乱嘈杂的琐事之中。每每回到故乡,夜幕之下,只闻犬吠虫鸣之声,心境静如止水,看暮色下的群山,内心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思绪,一种欲哭的纠结……朋友曾言,这是一种艺术家内在的潜质。但愿今生与书法终老一生…… (肖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