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单位团购能占80%,现在销售旺季一天也接不到一个订单 |
公务大单归零,20万蝴蝶兰趴窝 |
| |
- 2014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虽是销售旺季,但一天不见一个经销商登门,花卉基地负责人唐峰只好主动打电话联系销售。 本报记者 吴金彪 摄 |
|
本指望年底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却遭遇了花市“寒冬”。眼看花开得正旺,章丘七八位花农种植的20多万株蝴蝶兰却“窝”在大棚里卖不出去。 以往,60%-80%的份额被公务团购市场占领,蝴蝶兰往往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花农反映,如今这些高价花卉“趴窝”,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央节俭新风和“八项规定”之下,原来公务团购的订单萎缩甚至绝迹。 本报记者 吴金彪 花开得正旺,但种花的人却在发愁 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在章丘官庄镇一处花卉基地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蝴蝶兰植株在绿叶衬托下已经开出绚丽的花朵,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的像蝴蝶样的花瓣伸展在空中,煞是好看。 花开得旺,可基地负责人唐峰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很漂亮,但就是没人要。”唐峰说花卉基地是由七八位花农合伙建立的,自从2002年建立以来,主要种植蝴蝶兰,蝴蝶兰是年宵花的代表,多年来销量和利润都不错。 “往年到了腊月,来大棚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挨人。门口拉花的货车都排成了长队。”唐峰说,往年这时候,他们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而今年花卉市场异常冷清,冷清得都让他有点害怕。 本应是蝴蝶兰销售旺季,整个花卉基地在7日这一天却没有一个经销商来谈业务。6日有德州和河北的两个客户过来,参观完就走了,“具体能不能买还不确定。” 在花卉基地的十几个大棚里,粘虫板、暖气齐备,温度一直维持在20℃左右,很多蝴蝶兰都已盛开,不过7日一上午的时间里,唐峰仅仅接到了两个咨询电话。
以前有单位一次团购几十万株 蝴蝶兰属于热带观赏植物,以前主要在我国台湾及广州等地种植,北方因为气候偏冷,很少种植,近年来随着公务团购市场的发展,包括济南在内的很多北方地区都有了大面积种植蝴蝶兰的花卉基地。 “以往公务团购大约占到我们销售的80%。”唐峰说,蝴蝶兰贵的时候一株批发价就要50元左右,近几年一株也要20元左右,因为价格较贵,个人购买的比较少,主要靠大企业、大单位团购,因为色彩绚丽、花姿好,受到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青睐。 “有的单位一次就能团购几十万株。”唐峰说,不过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接到企事业单位一个团购订单。 变化发生在两年前,中共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会议精简了,不摆放花草渐成惯例,“去年年底有很多单位预订了蝴蝶兰,后来又都退掉了。”唐峰说,政策对花卉市场影响较大,现在团购市场几乎没了,经销商也不来进货,他们只能四处打电话找买家。 “实在不行,我们打算出运输费再卖到南方,毕竟那里是蝴蝶兰的‘老家’,南方普通市民过年有购买蝴蝶兰等花卉的传统,价格相对较高。”唐峰说,蝴蝶兰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不像其他花可以露天卖,这也是北方零售少的一个原因。
明年种植数量预计减半 虽然大片成株的蝴蝶兰卖不出去,但是在温室大棚内,花农们还在忙着育苗,将瓶子里的幼苗拿出缠上水草进行培植,准备明年继续栽培蝴蝶兰。他们之所以还要为明年接着种做准备,是因为幼苗都是之前购进和培育的,只能一直种下去。“明年顶多种10万株,不会像今年这么多了。” “没有办法,苗已经买了,总不能烂在瓶子里吧。”一位花农有些无奈地说,蝴蝶兰幼苗都是从南方购买的,成本价五六元一株,加上租棚、人工、温控设备等,养护成本一株至少要十多元,然而现在即使赔本卖6到8元一株,也很少有人光顾。 “如果不能在春节前将这些花卖出去,留到春节后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我现在做梦都在卖花,卖蝴蝶兰。要不然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唐峰说,花卉基地种植的蝴蝶兰大棚一共是6万平米,植株20多万株,如果卖不出去,每家几十万元就打了水漂。 火鸟、聚宝、大辣椒、内山姑娘……在花卉基地温室大棚内,各式蝴蝶兰正竞相开放,绚烂夺目。在温室大棚内是和往常一样忙碌的花农们,这一幕似曾相识,但是今年这个冬天花农们的脸上却看不到好年景时才有的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