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补贴标准,委员提案有目标 |
让牡丹产业“香飘万里” |
| |
- 2014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工作人员展示泡好的牡丹绿茶。(资料图) |
|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牡丹作为菏泽的名片,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油用牡丹等牡丹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的快速推进。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视察了菏泽牡丹产业,并提出地方的发展要突出特色。牡丹产业做为菏泽的特色产业,就如何打响牡丹品牌,发展好牡丹产业,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做出了推进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本报记者 张建丽 李贺 九三学社菏泽市委员会: 发展牡丹产业要强化科技支撑 针对牡丹产业发展中发现的问题,九三学社菏泽市委员会经过调研后做了《关于多措并举,全面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九三学社菏泽市委员会副主委王庆英告诉记者,牡丹的用途发现越来越广,牡丹油、牡丹茶、牡丹酒、牡丹胶囊、牡丹不凋花等一系列产品研发成功。 但是发展牡丹产业菏泽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新优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专用除草剂研制、专用机械研发、专用肥料生产、牡丹产品质量提升、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推广普及,资金投入较少,科技研发进展缓慢,后劲不足。 “这种情况必须转变,首先要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培育一批结籽率高、产油率高、适宜广泛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研发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制定牡丹及其相关产业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行业标准,推进产品质量认证、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王庆英告诉记者。 在提案中还提到,要搞好产学研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投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企业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致公党菏泽市委员会: 提高牡丹种植补助标准 致公党菏泽市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抢抓机遇强力推进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中提到,虽然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6万亩,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现有的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食品、牡丹化妆品、牡丹保健品等一系列产品加工的需求,严重制约了牡丹产业化的发展。 在牡丹种植推广中,存在补贴资金缺乏管理,不能适时到位,补贴面积的起点较高,无法刺激小农户的积极性。在资金上,除市级财政支持外,各县区的资金补贴没有或者不到位。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没有优惠政策和扶持,非常不利于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同时,降低财政补贴的起点面积,提高中小农户的积极性。可分30亩、50亩、100亩、500亩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补贴金额不一样,这样既可满足群众小面积种植的意愿,刺激小规模种植户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他们向更大规模发展。 相关阅读: 牡丹产业发展提案“出炉”记 提起发展牡丹产业方面的建议,九三学社菏泽市委员会副主委王庆英表示其实在去年就提过。 “虽然是同样的话题,我们在今年又进行了更深的调研。”王庆英告诉记者。 王庆英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来,给菏泽牡丹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王庆英说,以前在外地参会作自我介绍时,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这次提到菏泽时,一位国家能源部的领导直接站起来赞道,菏泽是总书记去过的牡丹之乡啊。“当时就觉得特别自豪,咱们原本就有这么好的牡丹资源,这次正好有机会,必须好好地打出这个品牌!” “牡丹产品销售点分散,不成规模。目前,菏泽花卉产品和牡丹深加工产品基本都在菏泽市区内的个体商店进行零售,销售品种少,数量小,各个商店出售的商品同质化严重……”王庆英说,经过调研发现企业有愿望成立牡丹产业集散地。“项目发展好了,对房地产开发等也是一种拉动,能带动区域的发展。”就这样,牡丹产业发展的提案热乎乎地出炉了。 本报记者 张建丽 李贺 微博微信: chuanmeiren:汽车总站三轮车很多,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占据人行道,望能有效解决。 tracy:2013年最佳实事出炉了,不知道2014年菏泽市政府会为百姓做哪些实事?带来哪些实惠呢,期待菏泽变得越来越好。 硕:黄河路的人行道不好走,市民走机动车道的很多,很危险。牡丹北路的人行道也是一样。 菏泽逮准就拍:你好,能否建议在菏泽街头多增加些垃圾桶?这样既美观城市,又方便路人! (本报记者 张建丽 李贺 整理)
参与方式 即日起,您可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发新浪微博或腾讯微博@今日菏泽;关注今日菏泽微信公众平台:qlwbhz,发送微信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