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县长刘忠远作政府工作报告 |
年内重点项目投资80亿元以上 |
| |
- 2014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5日,高青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本报通讯员 吕正涛 摄 |
|
5日,高青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县长刘忠远作政府工作报告。刘忠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青县今年的主要预期工作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16%;各项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计划目标之内。 新引进过亿元项目26个 2014年,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引进外来企业直接投资,一方面吸引有实力的外来企业对现有企业进行重整重组,充分借助外力谋发展。着力引进对县域经济能够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年内新引进过亿元项目26个,过5亿元项目3个,引进到位外来投资25亿元以上。 重点项目投资131亿元 在继续抓好去年项目续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年度计划投资131亿元的74个重点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包建责任制,建立强有力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促考核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力争年内完成重点项目投资80亿元以上。 培植工业三大增长极 改革完善扶优扶强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培植工业三大增长极,以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磁谷风电、新医药、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确保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力争食品与生物工程产业产值达90亿元。积极深化油地合作,力争油田新打油井80口以上,并在油地共建基础设施、公司化开发、服务外包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引进高层人才百名以上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建立完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机制,着力抓好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探索实行灵活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 做大做强黑牛产业 以山东黑牛为龙头,构建完善现代循环农业高青模式,支持黑牛龙头企业向工业化及三产迈进,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构建从标准化粮食生产到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处理,再到绿色种植的“回型产业链”高效生态现代循环农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年内引进能繁殖母牛2万头,山东黑牛存栏达到6.7万头,新建改建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9处。 完善农业设施建设 积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工程,计划3年将全县沟渠全部改造疏浚一遍,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问题。 年内投资2.6亿元实施两大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期工程、节水灌溉示范县等项目,完成支脉河、杜姚沟、青胥沟、干二排等重点河道治理任务,按照“两统筹、一分流”的原则,打造灌排与景观相结合的现代水网体系。 再实施改造58个村 “南进、北改、西扩”,深入推进城区3年倍增工程。南部新区实施太公大道、国井大道及北支新河大桥等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年内开工南部新区学校、医院、文化中心等项目。同时搞好老城区改造提升,建成天水营丘、亿丰时代广场、大文昌阁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公用设施项目。 加快实施“百村改造计划”。力争再实施改造58个村,新建社区106万平方米,转移安置2.7万人。 改造村级公路300公里 2014年,计划年内投资1.9亿元改造村级公路300公里;投资1.3亿元实施田兴路、刘杨路等县乡公路和危桥改造。 积极争取李中路列入省道升级改造。实施客运站搬迁,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力推进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