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跃峰 2013年,聊城全市上下抢抓“一区一圈一带”重大发展机遇,借力发展、借梯上楼、借机突破、借势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突破进展。2014年伊始就有捷报传来,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35.55亿元,增幅列全省第一位,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7个。
一个战略目标 背后的豪迈 当前,聊城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一跃成为国家和全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区。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聊城跻身其中。其后不长时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聊城列入“一圈一带”规划。 顺应这一历史机遇,聊城市委适时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先后制定了“万亿工业”、“双百”大城市、立体大交通、生态水城、农业龙头带动、服务业倍增、县域经济突破、民生优先等“八大富民兴聊战略”和实行大招商、建设大园区、实施大督查、作风大整顿、营造大氛围“五大保障”措施。 紧接着,全市上下不断解放思想、转轨提速。围绕落实这一战略目标,聊城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地推出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乡建设、“二次创业”、土地挖潜、优化环境等一系列重大措施,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个重大机遇 背后的发展 2013年11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一区一圈一带”建设暨“双百大城市”三年攻坚战第一战役动员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一区一圈一带”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各级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林峰海提出,聊城作为国家和省重点战略的叠加区,可以获取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成为改革举措的先行区、创新政策的试验区,为跨越赶超增添更大的后发优势。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认识三大战略规划对聊城市提出的目标定位、带来的政策红利和挑战,增强“干、拼、抢”的意识,勇挑重担,奋力攻坚,切实抓住用好三大战略机遇,努力在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打造新优势。 随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一区一圈一带”规划,加快推进跨越赶超的实施意见》,按照“强化一融合,借好两大外力,再造三大优势,实施四大突破,实现五大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三大战略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强化一大融合”,就是指的在全方位推进与“一区一圈一带”各城市融合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强化与济南的对接和融合,聊城全方位融入济南,促进济聊一体化发展。“借好两大外力”,是借好“上级政策扶持、区域市场拉动”两大外力,借力发展,迅速突破。 与此同时,成立“一区一圈一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局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和组织协调。 一个突破区域 融合的对接 2013年11月29日下午,聊城赶赴济南,参加聊城市全面融入济南服务省会推进济聊合作发展恳谈会,并与济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推动“五个一体化”深入融度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之中。 当聊城市与济南市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那一刻,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这个以推动“五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框架,预示着聊城与济南将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搭建起了两市深化合作交流的平台。 这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是推动“五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生态保护一体化。其中,加快推进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济聊一级公路等涉及两市的重大交通工程,推动两市公路路网全面无缝对接,实现两市电话区号、移动网络统一,将给两市市民带来重大利好。 会上,聊城市有关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共与济南有关部门签下了252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近400亿元。在这些签约项目中,也可以看到接下来聊城与济南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以农业发展为例,聊城的粮食总产量达116亿斤,瓜菜菌总产量更是保持着全省第一。为此,聊城将以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依托,加强和济南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合作对接,把聊城建设为济南乃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将聊城的农产品送到济南市场和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