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在中央节俭新风和“八项规定”之下,以往占大头的公务大单没有了,章丘七八位花农种植的20多万株蝴蝶兰“窝”在大棚里卖不出去。花农们只好另寻出路,想办法把花卖给普通市民。(本报今日A11版) 对一些生产经营者而言,或许最渴望的就是跟“公家”拉上关系,不光不用愁订单了,还能卖出比市场价更高的价格。“公家”的垂青也是一种溺爱,很可能让一些原本极具潜力的生产经营者,因抱住了“大腿”渐渐产生惰性,无心去研究真实的市场需求。也难怪在“八项规定”之下,一些以往依靠“公家钱袋”的生产经营者,在“退订潮”面前不知所措。 除了扭曲正常的市场竞争之外,过度的公款采购还容易催生腐败。有些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不是想着如何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而是挖空心思讨好那些掌握着“公家钱袋”的人。这种公关能力的比拼,不但弱化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动力,还给那些拥有公款采购决定权的人创造了寻租的空间,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 如今,公家的钱越来越不好挣了,生产经营者要想继续生存,不得不把目光放到普通消费者身上。就拿“趴窝”的蝴蝶兰来说,失去了公务大单的花农,就开始想办法了。降下虚高的价格,主动联系零散客户,送花上门等也在考虑之中。这么一来,花农的难题有望解决,曾经贵气十足的蝴蝶兰,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普通市民的家中。 随着过多的公务订单被压缩,更多的市场主体“被迫”真正走向市场,在更加公平的竞争中激发内在的活力。对一些曾经依赖“公款”的生产经营者来说,眼前的困境恰是调整策略的良机。失去了公务大单,却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丢了芝麻,捡到西瓜。同时,对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萧条”的公务采购“唤醒”更多的生产经营者,重视市场的作用。只有勇于接受挑战的市场主体,才能在竞争中挖掘自身的潜力,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