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大易造纸厂最后一个车间的设备正陆续被搬走,厂房被出租出去(资料片)。 本报记者 喻雯 摄 |
|
“目前44家企业第一批帮扶资金发放率已达到99%。”9日,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国资委主任王嘉振说,在压缩市直部门5%左右办公经费的3500万元、改革先期启动资金5亿元到位的基础上,第一批帮扶解困资金有14716.71万元。据了解,首批资金集中解决困难国企职工的死亡职工抚恤金、死亡职工遗属生活费、因公致残职工补助费、拖欠职工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医药费五项内债。目前,第一批资金的发放率达到了99%。 王嘉振介绍,在对困难国企的帮扶上,制定出台了《第一批帮扶解困改革发展困难企业职工内债统计审核发放工作实施细则》,第一批帮扶资金发放由“先审核后发放”改为“先发放后审核督查”,抽调人员开展发放资金专项督查。 “除了首批救助资金到位,各协调组研究制定了企业帮扶的解困具体方案,明确了解困的具体步骤。”王嘉振说,在摸清44家企业土地资产、职工内债、金融债务等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市属国有困难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逐户企业制定了帮扶解困具体措施。 据了解,大易造纸公司已与外方正式解除中外合资合同,战略重组工作顺利进行,企业帮扶解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齐鲁化纤集团政策性破产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扎实,仁丰公司政策性破产基础工作准备就绪。济南蔬菜集团、济南重机集团等企业帮扶解困也明确了具体工作思路。 “第一批资金发放完毕后,第二批帮扶解困资金2.6亿元正在落实推进当中。”王嘉振说,第二批帮扶资金计划从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6月30日落实到位。 本报记者 喻雯 见习记者 李师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