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古香古色的门诊大厅。 |
|
2013年,是济南市第三中医院(长清区中医院)不平凡的一年,2013年6月9日,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该院是集医疗、教研、预防保健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近年来,该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坚持精心医疗、贴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三名战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中医薪火传承和人才培养五大工程,使医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以评促建 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在二甲创建过程中,医院共修订、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流程、预案、工作标准等总计600余项。建立健全了《医疗规章制度汇编》等九个制度分册。加大了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加强。院、科、个人三级质控网络严密布控,对全院医、护、药、技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各科熟练开展3项以上中医传统护理治疗项目,如:穴位按摩、耳穴埋豆、拔罐、刮痧、贴药、湿敷、艾条灸等;各科定了两种以上的专科中医特色护理病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选派研究生到济南军区总医院、省立医院进修学习;30余名同志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培训班,28名同志报考了济南市西学中研究生培训班;确定了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2人,继承人4人;济南市薪火传承231工程指导老师1人,继承人1人。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与培训。 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改善诊疗环境,采取便民措施,畅通绿色通道,确保抢救及时。公布了医疗价格收费标准,收费规范透明。 传承衣钵 凝聚中医文化精神 为弘扬中医药国粹,医院不断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形成了“厚德尚道 大医精诚”的院训。“扁鹊文化节”是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中医文化建设项目,医院积极参与该活动,举办了文化节启动仪式专场消夏晚会,建成了中医药文化宣传长廊及办公区域廉政文化宣传长廊。 医院积极推进13000平米的新病房楼建设项目,各项工作得到实质性进展,计划春节前开工建设。 据悉,多年来,该医院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院方针,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建立了中风病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中医预防保健中心、妇产科、口腔科、脾胃病科等多个特色专业科室。其中,中风病科、骨伤科是省级重点特色专科;妇产科、脾胃病科是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中医预防保健中心已由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授牌为山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 发展中医药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责任,医院将全力打造中医药品牌紧紧贯穿于发展中。把辨证施治作为临床诊疗技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制定了临床科室常见病种治疗的一系列常规和工作流程,各临床科室都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积极开展中医诊疗项目,医院治未病及贴敷疗法已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人才、设备、科技 不惜投入 为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该医院加大了设备建设,现拥有万东DSA数字剪影大型C臂、GE骨科C臂、西门子16层螺旋CT、西门子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机、西门子乳腺钼靶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另一方面,鼓励职工科研创新,仅去年上半年就开展了近2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如外一科开展了双头加压螺钉微创治疗关节内骨折术、腹腔镜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等新技术;检验科新开展了腺苷脱氨酶、载脂蛋白a、β2微球蛋白三个检验项目;激光科开展了激光加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医院先后荣获国家专利4项、全国博览会创新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优秀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10项。有2人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成果奖”、13人获得“济南市科协技术成果奖”、5人获得“济南市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2013年12月26日,又有一项科研课题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李盛长 张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