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生日当天,老人乐了。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
|
文/本报记者 路 帅 图/本报记者 李岩松
1月7日上午,邹城市田黄镇何折富家格外热闹,儿孙正在为老母亲103岁寿辰忙碌着。“母亲今年103岁,也是我们做儿女的福气。”何折富心里乐开了花。 穿着红色棉衣,身旁放着手杖,老人何胡氏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看到前来祝寿的晚辈都会笑着伸出手迎接。“儿孙孝顺,都不惹我生气,现在政策又好,我享福了。”看到膝下儿孙满堂,老人笑得眯起了眼。 老人出生于1910年,经历了晚清、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日本鬼子端着枪进屋要东西,说的话也听不懂,抢了东西就走。”对于70年前的往事,老人记忆犹新,思维一点也不糊涂。抱着重孙,她绘声绘色地讲起了亲历的故事。 在老人房间里,菊花、月季、米兰、石榴、橡皮树摆满了客厅,旁边鱼缸里还有老人养的金鱼。“老母亲爱花,特别喜欢那些鲜艳的花,这些都是从集市上买来哄老人开心的。”老人的三儿子何折富说。老母亲虽已103岁高龄,但一刻也不闲着,院子里饲养了三条小狗,夏天还会在西墙角种点蔬菜。这个冬天老人也没有闲着,坐在屋里剥了两百多斤花生米。 “以前日子穷孩子多,母亲还出去要过饭,什么罪都受过。”三女儿何折娥感慨母亲的不容易,自14岁母亲成家后,母亲便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去济南贩布匹、去合肥贩茶叶,在老家做豆腐,饥荒之年便外出讨饭,年逾八旬还将自己种的菜摆上集市叫卖。就算在最艰难的时候,老人还帮衬抚养了邻居的两位孩子。“那是一条命,我不能看着娃饿死。”如今,当年的孩子早已人在台湾,逢年过节便给老人寄来慰问品,一直没有忘恩。 谈到老人的长寿秘笈,家人都笑着说主要是老人心情好,爱运动。“老太太80岁时每天早上还绕着沙河跑步呢,平时就爱养花,养小动物。”而老人的饮食很简单,早上豆奶冲鸡蛋,中午一顿家常饭,其余时间便不再进食。 “母亲现在是我们镇里的寿星,也是我们儿孙的福气,希望奶奶能够一直这么健康开心。”孙女婿邱运君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