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李玉涛 18岁,他开始外出打工;19岁,他背着一包袱煎饼去大连投奔亲戚;20岁,他回到日照在一家公司打工;如今他27岁,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型公司,并将父母带出了黄土地,带着一家老小在市区创业……他是莒县库山乡车庄村的“励志青年”贾光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男孩,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一直在努力奋斗着。 18岁外出打工 背着煎饼去大连 贾光升出生在莒县库山乡车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种了一辈子地,靠庄稼地里的收成养活一家老小。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年近半百的他们居然还能走出黄土地,跟着儿子在城里创业。“每次回家,家里人都夸,说你家孩子有出息,给大人争气。”母亲微笑着说。 然而,贾光升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一路走来堪称年轻人的“励志楷模”。 2005年夏天,刚满18岁的贾光升中专毕业,跟着同学在济南打了一年工,2006年他返回老家,并于当年投奔了远在大连的亲戚。 “当时我跟着一个大爷去的,背着一包袱煎饼,从烟台坐船去大连。”贾光升说,那是他第一次坐船,亲戚在大连开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他跟着干了一年,学了门手艺。 2007年,贾光升返回日照,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然而,由于经营不善,业务量太少,该公司无力支付员工工资。贾光升前后共干了5个月,但最终只拿到了3个月的工资。 “当时最穷的时候,身上一分钱没有,实在没钱吃饭了,我就去公司支点工资,我最后算了算,也就是3个月的工资。”贾光升说,虽然这段经历让他苦不堪言,但为日后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省钱 自己焊机器 由于公司效益实在不好,贾光升决定自己单干。为了图个彩头,他给自己创业选了个吉利的日子——2007年8月8日。“这一天就算是我正式创业了。”贾光升笑着说。 创业初期,为了筹钱,父母将家里的粮食都卖了,再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总共凑了3万多元钱。带着这些钱,贾光升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当时父亲不放心我自己在外边干,在港上找了个装卸的活,在这陪着我。”说到这,贾光升有些哽咽。 为了省钱,他自己亲手焊了一台吸塑机,花了一万多元,如果买成品机器大约要3万多元。有了机器之后,贾光升陆续开始接些给沿街门头安装广告牌的活。“当时我把妹妹也带来了,就我们俩干,父亲白天在港上干活,晚上回来还帮着我们干。”贾光升说。 每天蹬着电动车 围老城区转两圈 虽然逐渐有了生意,但三两天才能碰巧接个活,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让贾光升备受煎熬。 为了揽业务,当时贾光升花了3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开始跑业务。“当时我每天几乎都要围着老城区转两圈,那电动车电瓶还不好,很快就没电了,回来的时候都得蹬着。”他说。 “那时我挨个广告公司跑,他们有不愿干的活,我们就接着,慢慢的活越来越多,后来他们看我干得不错,都给介绍活。”贾光升说。 2009年,随着业务的增多,他顺利注册了日照东港区爱博广告制作设计中心。 正是从第一台亲手焊的吸塑机开始干起,如今,贾光升做的门头广告牌遍布市区各条街道。父母和妹妹也都跟着他在市区创业,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去年中秋节前,他购入了日照唯一一台数控冲床等离子切割一体机,专业制作广告牌LED冲孔字。这台机器目前在国内也算是最先进的。 “我就想踏踏实实的干活,咱也不指望挣多少钱,能让父母过得高兴点,伙计多发些工钱,我就感觉很满足了。”贾光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