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15日开幕,县长谭秀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
强化生态富民 建设“美丽沂源” |
| |
- 2014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5日上午,沂源县十七届人大会三次会议开幕。 |  | 14日上午沂源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召开。 |
|
15日上午,沂源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县长谭秀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要以“生态强县富民”为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建设生态文明。 本报记者 李超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继续推进网格化、社区化、信息化“三大工程”建设,年内每个镇、街道、开发区新建一处以上社区服务中心。
●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逐步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培育良好社会文明风尚,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尚古博物馆建设,实施镇综合文化站达标提升和村文化大院优化提升工程,
●以精品项目为支撑,提升城市品质,坚持精品设计理念,强化细节意识,融入现代元素,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
●更加注重运用经营城市理念和市场化融资手段,协调推进道路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布局、社区化改造,加快河湖新区开发建设,分类引导资源向城市功能区聚集。 再造一个经济开发区 沂源将以“再造一个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市里做好“加减乘”三篇文章的要求,坚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园区再造、企业再造、项目再造和集群再造,努力实现高端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提速建设。坚持高端化定位、专业化布局、集群化发展,编制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荆山路东延等园区道路建设,配套完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社区建设,强化园区基础支撑。全面抓好市新医药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同步推进新材料、高分子产业项目布局,集中抓好瑞阳公司中药新产品产业化、新力公司食品药品塑料软包装、淄博和美华公司医药中间体等入园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园区投入达到3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新的重大增长极。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以中心镇为重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质提速。认真落实城镇规划和支持政策,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增强产业支撑并重,集中抓好东里、悦庄、鲁村、南鲁山四个示范镇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推动东里镇争创全国重点镇。因地制宜推进其他小城镇建设,以镇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加快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搞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重要节点功能。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按上级要求做好征地拆迁、户籍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完善“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健全保洁员队伍,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以“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张家坡等5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以“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主题,广泛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城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及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探索实行环卫服务市场化模式,进一步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严查私搭乱建、违法建设行为,维护良好建设秩序。 建设诚信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责,把不该管的全部放手,把该管的坚决管住。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努力创造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注重调查研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专家和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兑现说过的话,落实发过的文,解决承诺的事,提高政府公信力。 新开工440套保障房 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逐步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并轨运行,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新开工440套保障住房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 让沂源人民共享良好生态环境 以“生态强县富民”为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建设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沂源人民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理念,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更高境界理解和实践生态文明,努力开创永续发展、和谐发展新格局,全力加快建设美丽沂源。 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化、市场化造林机制,继续深入实施“绿满沂源”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工程,全力抓好森林围城、主干道路两侧绿化提升,加快宜林荒山绿化步伐,年内完成造林绿化4万亩、森林抚育3.9万亩,着力形成以城市绿化为中心、通道绿化为骨架、村庄绿化为亮点、青山绿树为屏障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新格局。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完善林木管护机制,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实施沂河源头生态综合治理与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搞好骨干河道和重点流域水土保持,探索一条集增量、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 铁腕抓好环境保护。坚决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和省市县行动计划,集中打好重点燃煤行业综合整治、扬尘污染治理、黄标车淘汰报废、露天矿山整治四场攻坚战,确保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数字2013 225.1亿元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实现225.1亿元,同比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141.4亿元,增长21.5%;境内财政总收入23.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3.9%;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2.9亿元和105.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5.8亿元和9.8亿元。 10.2% 以“再造一个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0.2%、10.1%和12.3%,销售收入利税率、利润率分别达到19.8%和14.5%。扎实开展了“工业项目建设年”和“企业现场管理年”活动,瑞阳公司年产60亿片非青类固体制剂等83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52.5% 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52.5%,全面启动了14.7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完成了一期入园项目征地清表工作,瑞阳公司中药新产品产业化等总投资32.14亿元的8个首批入园项目启动实施,铺开了园区主道路荆山路东延工程。 20.52亿元 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全年引进外来投资20.52亿元,临矿集团并购重组格赛博玻纤公司并启动新上年产6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项目;进出口总额增长10%。 110公里 新建和改造南麻大街、鲁山路、新城路东延、健康路南延、枣庄路等7条14.7公里城市道路,城区道路里程达到110公里;过境铁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完成了26.1公里省道沂台路改建工程和113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56.7% 沂源被整体列入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县,创建国家级生态镇4个。深入实施“绿满沂源”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4.1万亩、森林抚育4.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达到56.7%和45.9%。实施了“清水润城”水系建设和螳螂河引水水源工程,建成了燕崖白马河生态湿地,鲁村湿地公园完成基础工程,沂河源湿地公园和织女湖湿地公园被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全县新增湿地面积104万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