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漂孤身回城,纠结是否返京 |
小伙直言:在哪里混压力都很大 | |
- 2014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6日,在聊城火车站,旅客一手抱紧孩子,一手拉着行李箱,赶往安检口乘火车回家过年。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
|
首都北京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似乎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北京情结”。走出去的时候,想着一往无前,绝不回头;但是做惯了外乡人,每逢归家,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就将这份坚定撼动得格外厉害。 小刘是2011年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全班20多个人,因为实习地点在北京,几乎全部留京。两年后的今天,他却孤身一人拎着皮箱,坐了5个小时的火车从北京回来过年。 “我在北京做房地产销售,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元,算是做得不错的。重头的花销就是吃住,一个月得花两三千元,根本攒不下什么钱。”小刘说,原本留京的同学,两年内陆续从北京“逃离”,来接他的老同学小礼,也是一年前刚从北京回来的。 “北京教育好、医疗好、什么都好,可这些和我基本没什么关系。”谈起“逃离”北京的原因,小礼最多谈起的,就是在北京那样偌大的城市,自己显得很渺小。“机遇是多,可是人才也多;熬下去,熬到该结婚生子的年纪,却没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房子、车子,怎么办?” 随着年龄增长,小礼“压力山大”,无奈结束了北漂生活,选择了回家。小礼笑称小刘“刘总”,直言他在北京“混得不错”。小礼没有说过劝小刘回来的话,一方面是因为当年“年轻人就该出去闯荡一番”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另一方面,聊城的生活压力并不如想象的轻松。“回聊城了,2000元左右的月薪太常见了,以这个薪资水平,要在聊城买房是不可能的。在北京,起码还有很大的空间。” 如今,小刘也不知道该去该留,北京的同学寥寥几个,回聊城工作薪水与北京相比又相形见绌。“走一步算一步吧。”小刘的眼中闪着犹豫,也许这个春节,要少几分畅快,多几分“纠结”了。 本报记者 窦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