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聘啥样老师,校长说了不算 |
摘掉官帽后,校长希望能有更多自主权 | |
- 2014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潍坊实行去行政化、职级工资改革后,高密恒涛双语学校校长张群成为11名特级校长之一。(资料片) |
|
本报记者 陈熹
“学校选择什么样的老师,校长说了不算,教育部门说了也不算,而是要看人社和编办。”采访中,多位校长、委员希望学校在用人上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高密一中校长韩金洲头疼的正是聘人的事,他能做的仅仅是对校内已有人员的调配。能不能招新教师、招什么样的,校长没有决定权,教育部门也没有决定权,得看编办和人社等部门。 但由于各个学校情况不同,需要的教师类型、教师水平也不尽相同,每年编办分配编制,人社部门统一招考教师的传统形式,一定程度上绑住了校长的手脚。 “多年前,高中进新老师,学校就组织老师去听试讲,进而挑选。但在2006年,老师招聘的权力被人社局抓过去了,采取公务员考试的方式。之后学校提意见,才又加了一个试讲。”省政协委员、淄博第四中学校长刘绍华说,有些教师试讲以后不适合做老师,但往往是一年实习期,过了之后校长也没权力辞退。 除了选人,校长在用人上也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原因之一是职称评聘。教师的职称评定由行政部门负责,待遇与职称挂钩,校长无法通过改变待遇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