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请全国人民打车”被国内两大打车软件“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喊得响亮。两大软件分别和支付宝、微信“喜结连理”,铆足了劲儿展开“烧钱”比拼。与此同时,越来越新潮的打车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浮现出不少问题,传统的“招手”打车也面临更大困境。
本报见习记者 万兵
两大软件“烧钱”比拼 从1月10日起,“嘀嘀打车”开始接入微信。使用微信支付付款,乘客可享受立减10元,每天每位30元封顶,司机享受立奖10元,50元封顶。同时,每天随机产生1万名幸运乘客,给予免单优惠。 “快的打车”则自去年11月就联合支付宝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鼓励支付宝结账。20日,“快的打车”紧随其后迎战“嘀嘀”,和支付宝联合宣布,打车在线付款功能将覆盖至全国40个城市的40余万出租车司机。而奖励措施也与“嘀嘀打车”类似,司机每次用支付宝成功收车费,即可获得10元奖励(每天5笔封顶),用支付宝付车费的用户也将获得10元返现(每天2笔封顶)。 据“嘀嘀打车”官方统计显示,微信支付7天即超百万单,补贴过2千万。但这也只是开始,“嘀嘀”和“微信”表示将继续追加2亿元预算,请全国人民打车。而“快的打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支付宝的返现活动暂时还没有截止时间。 两大软件的“烧钱”比拼,引发了乘客和司机使用热情的空前高涨。常上夜班的市民殷女士一直用“嘀嘀打车”。“最近每次都用微信支付。”殷女士介绍,“嘀嘀打车”接入微信之初,就有出租车司机推荐自己使用。
“打车神器”还是“加价器”? “每次都能减10块钱,为什么不用?”殷女士表示,而且据她了解,已经有不少出租车司机都迅速地接受了这一新鲜事物。从司机的角度来看,每天凭空多50元的收入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他们也乐于向乘客推荐。 线上支付方式的接入再次催热了打车软件的使用。但随着打车软件的流行,一些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司机现在可以明目张胆地挑活了,”殷女士发现,使用打车软件时,不加小费就能打上车的几率越来越小,“叫上六七次车都没人应答”。 记者也亲身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下午3:10左右,记者尝试用某款打车软件叫车,确认路线后,软件显示“用车信息已经发送给上百位司机”。软件界面上也清晰显示周边有不少出租车。然而等待了5分钟后,没有一辆出租车应答。 记者尝试增加5元的小费,重新叫车,几秒钟过后,立刻有一辆842米以外的出租车接了单。据司机李先生介绍,没有小费的话,一般只有司机顺路才会接单。而如果是打车高峰期,乘客又偏巧在拥堵路段,乘客的小费加上公司的奖励都很难让司机动心。
招手打车变得更难 不光如此,打车软件的使用也让传统的“招招手”打车变得更难。 “在路边等车,经常会看着‘空车’经过但是不停。”殷女士称。这也和打车软件的信用机制有关。据济南恒通出租车公司的哥何华友介绍,司机应答后,如果没有去接乘客,就会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而2次记录就足以让司机被拖入黑名单,不能再接活。 因此,对于司机来说,只要在打车软件上做了应答,就不会再搭载沿途的客人。这也让不少希望“招招手”就能打到车的乘客,面临越来越多飞驰而过的空车,打车变得更难。这也让那些对新事物接受度低的司机和乘客,日渐成为打车中的“弱势群体”。 “用软件信息传输快,容易拉到客人。”的哥孙先生说,自己本来不太接受这些新鲜事物,看着别人使用后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活儿,自己也坐不住了,“为这还特意换了部智能机。”孙先生表示。
安全性和接受度让用户纠结 而像何华友这样原本就使用了打车软件的司机,对于软件频繁的更新换代也有些措手不及。“已经有两三个乘客想用微信支付。”何华友说,但因为自己尚未与银行卡绑定,乘客只能选择传统的现金支付。何华友估计,现在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里,能有1/4希望通过线上支付。自己周围凡是使用打车软件的,目前也都接入了微信。为了避免流失乘客,何华友把“线上支付”纳入了重点考虑的范围。 但何华友也表示,对于一些年纪大的司机,本身就不大容易接受这些新事物,即便用了打车软件,也经常抢不上。“45岁以上用的就不多了。”何华友说。 同时,让用户比较纠结的还有“线上支付”的安全性。“多数人都是绑定一个没有钱的银行卡,”何华友坦言,自己对这种虚拟的支付方式还是不大放心。 “好像今天支付还出问题了,好几个人说支付不了。”何华友说。记者也在“嘀嘀打车”的官方微博上看到了一条致歉微博,微博证实,21日上午“嘀嘀打车”确实因为微信支付系统升级造成了部分用户无法支付或支付失败,但截至下午已经恢复正常。但这种线上支付带来的不稳定性确实也让不少用户在用与不用之间狠狠纠结了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