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书协会员、山东书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市书协副主席李锐: |
学与知同行 艺与道共进 |
| |
- 2014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之星”,菏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菏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200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现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 |  | |  | |  | |
|
本报记者 李德领 直至近日面对面采访李锐先生,才算真正意义上与他第一次见面。 直到14岁,李锐才第一次接触书法。初学唐楷,后主攻汉隶、魏碑及二王行草书,深得魏晋奇逸之韵,北魏雄浑之气,汉隶朴茂之风。“当时有亲戚给了几本字帖,心里有种莫名的喜欢,如获至宝,便凭着自己感觉,在旧报纸上练,甚至用毛笔在水泥地上练习。”这样一练就是6年。 2001年,李锐拜原巨野县书协主席丁彦为师,“从那时才对书法有了系统的学习,并对魏碑、隶书、行草书、篆刻等有了系统学习。” 2004年,李锐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巨野县第一位“国字号”书协会员。“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后,对自己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再看自己以前的作品都不甚满意,于是想对自己再提高。2004年、2005年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进修,2007年又在中国书法院学习了一年。不断地学习,对自己水平及思想都有很大的改变和提高。” 至今已结识书法20余年的李锐,愈发感觉书法的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现在感觉自己也是刚入门,像小学生一样,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正因此,李锐直到现在都没有出自己的作品集。“2013年也曾有过此想法,但在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学习期间,又感觉到自己水平的不足,结集成册也就作罢。” 在取得书法艺术上的精进后,他于2005年在巨野创办了李锐书法院,目前已在菏泽、鄄城开了3家分校。“初识书法时,我经过了6年自己的摸索实践,如果当时有人加以指点,现在水平可能高很多,我愿将自己所学分享给其他书法爱好者,以传承书法艺术,弘扬国粹文化。”谈起办校初衷,李锐如是说道。 书法院至今已有8个年头,培养学生2000余人,其中有4人加入中国书协、7人加入省书协、20余人加入市书协,谈起自己的学校及学生,李锐如数家珍。 “我觉得书法家应该博采众长,至少50岁前不要固定于一种字体,要广泛涉猎,吸众家之长,不能过早定型,这样才不容易被束缚。”李锐说,临帖是一个书法家必不可少的经历,在临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线条、结字等都可以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李锐精于艺,又通于道,在追求书法进步的同步,更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学与知同行,艺与道共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突发奇想把太极拳融入到书法中,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两者刚柔无处不在,阴阳无处不在,节奏、开合、收放等都是想通,从此他每天学习太极拳,从太极拳中去体会动与静的结合,将太极拳融入到书法中,还于2013年成立了太极俱乐部。 细品李锐的作品,如同走在幽暗的山洞中忽见光明、如同吃久了山珍海味忽尝家乡小菜,或清馨可人,或心情舒畅、或清纯可爱,或赏心悦目……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第二、第三、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展;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等。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 “世昌杯”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一等奖; 全国首届个体私营企业书法展三等奖; 山东省一、四届泰山文艺奖; 第七届山东省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