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货难卖,撤回马路边 |
商贩“炒”了南杨新市场的鱿鱼 |
| |
- 2014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刚搬出来的商贩们聚集在渤海十一路黄河一路和长江一之间。 |
|
2013年12月30日,位于黄河一路的南杨农贸市场因占道经营、管理混乱等原因整体搬迁到渤海十一路以西、长江一路以南地段,取名为南杨集贸综合批发市场。然而刚搬迁一个月,摊贩们纷纷撤出,重回马路两侧。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涛
新市场人少货难卖 从渤海十一路黄河一路以南至长江一路约500米的路段又成了商贩们的聚集地,马路上摆满了像服装、布料、水果等各种物品。临近春节,备年货的人多,再加上行经此处的车辆,人车混杂,让这个500米长的路段顿时堵了起来。然而此路段就在上个月刚被清理,原先占道经营的商贩们被统一安排到南杨集贸综合批发市场。 去年12月30日,米女士与其他商贩一起搬到了新的农贸市场,本以为有个固定场所,货物更容易卖,但事与愿违。“过去20多天,水果仅卖了货物的1/5,一些囤货开始腐烂,扔了不少。”米女士说。 原来,米女士搬到新市场之前就备好了春节待销的货物,可是第二天就接到通知,除老市场的菜贩、肉贩们不搬迁外,其他统一搬到新市场。 “市场上没卖菜、卖肉的,人少,弄得整个新市场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多,我一个集就卖两箱柚子,家里还存了近百箱,有些都已腐烂。”米女士说着便拿了一个刚刚从箱子里挑出的一个烂柚子给记者看,“像这样的烂柚子,一箱能挑出俩,即使年前货全卖了也不挣钱。”20日上午,她刚刚将二三百斤腐烂的砂糖橘子倒掉,损失近千元。 “我们也不想出来占道经营,由于新市场路面没有硬化,冬天一刮风,灰尘四起,弄得服装、鞋子全是灰尘,本来就卖得少,这样更是雪上加霜。”一位卖服装鞋子的刘先生说,他的销量减了近五成。 商贩为生计再返老市场 滨州市西街道办事处统战办公室主任赵友良说,自南杨大集部分搬迁后,为了防止占道经营死灰复燃,市西街道办事处联合滨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南杨居委会、西城交警大队共同对南杨大集新老市场周围环境进行整治。 为此,市西街道办事处抽调60名工作人员,分成六组,对大集周围环境进行督察,“每天从早七点晚六点,定点蹲守大集附近。”赵友良说,按照分工,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一路及老市场北门的占道经营和冒尖经营。“今天我们过去时,商贩们早已占据了马路两侧,由于商贩众多,不好再清理,这两天我们会联合各部门协商此事。” 南杨居委会书记杨爱军表示,由于新市场各项设施不完善,路面没硬化,菜市场暂时不能搬迁过去,“地上全是石子,加上尘土多,菜、肉表面落上尘土,会不新鲜,影响销量。”如果菜贩、肉贩们搬过去,销量不好,可能会搬到其他市场上。 滨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主要负责渤海十一路及老市场东出口的占道经营管理,据副支队长李红刚介绍,南杨大集搬迁到新市场后,他们从早六点到晚六点专人盯守,防止有人占道经营,“今天,我们到时,很多商贩们已经出来了,事情突然,我们正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此事,具体方案还没商定。” 负责路面车辆管理的西城交警大队也表示,他们正在协商此事,尽力将事情办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