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豫鲁铁路西铁车二号隧道在沂源贯通,为山东最长铁路隧道 |
淄博今年打通南部出海通道 |
| |
- 2014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隧道贯通前,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台车上作业(资料片)。 |  | 混凝土拌合站为隧道提供施工原料。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
|
本报记者 李超 见习记者 杨宗辉 通讯员 张延永 19日上午,晋豫鲁铁路通道西铁车二号隧道淄博沂源贯通。该隧道是山东省境内目前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该隧道因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控难度大,被列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今年年底将实现试通车,届时沂源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淄博的南部出海通道将被打通。 7851米隧道用坏了14000多个钻杆 据中铁二十局中南通道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隧道二队队长赵栋介绍,晋豫鲁铁路通道西铁车二号隧道全长7851米,是山东省境内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由于隧道的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控难度大,被列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这个隧道地处低山丘陵区,围岩状况比较差,很破碎,有的地方一碰就掉,自稳性非常差,而且地质状况十分复杂,当时设计方案就更改了多次,之后的施工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赵栋告诉记者。 赵栋所在的项目部负责整个标段81.56公里左右的铁路,一共有15个隧道,隧道长度共28147米多,其中西铁车二号隧道是最长的一个,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 据了解,隧道的地质结构主要以页岩为主,有部分石灰岩和花岗岩,需要采取不同施工工法。“开凿整个隧道一共用坏了14000个钻杆,从工具耗费上就可以看出工程量非常大。”工程部部长沈登科介绍。 “这个隧道是整个线路的控制性工程,如果这个工程不能如期完工将影响整个铁路线的通车,所以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好在在所有工人的努力下,隧道还是如期贯通了。”赵栋告诉记者。 500名工人奋战1158天 据了解,为确保进度,设计上从山体中间打了一口斜井,分4个工作面进行掘进,加大开凿进度。 除了地质复杂,围岩透水性强,隧道涌水现象是工人们在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工程部部长沈登科介绍,夏季降雨多的时候,整个隧道里面就像是“水帘洞”,涌水问题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个项目部想了多种办法,最终还是保证了工期。 2012年3月份的时候,隧道内出现了一次非常大的涌水状况,当时情况比较紧急,项目部立即决定停止掌子面的开挖工作,对最大的出水点进行了注浆封堵,并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蹿浆,最终堵住了涌水点。同时增加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的频率,安排专职安全员和技术人员全程跟班,确保施工安全。 据赵栋介绍,除了采用地质雷达提前探测前方地质状况,同时采用了红外线探水、超长探孔等技术,确保施工安全,也保证了施工进度。 “工期还是很紧张的,为了保证进度,我们实行三班倒,24小时连续施工,全力进行开凿。”赵栋说。 工人有500多人,分为几个班组,从多个开凿面掘进,人数最多的时候能有8000多人,并且雇用了众多当地附近的村民奋战了1158日日夜夜。 据了解,由于基本上24小时不停工,就是在大年三十当天,施工人员工作到了下午4点才停工休息。“大家都想着尽快完工,所以不回家过年也就无所谓了。”技术员胡二国告诉记者。 工人们告诉记者,夏天天气闷热,但是他们冒着酷暑工作。冬天天气寒冷,工人们也是冒着严寒工作。“工人们比较劳累,我们尽量在伙食上丰富一些,增加营养,在生活上也多照顾一些,让工人能安心工作。”厨师刘方平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山东在建最长 的铁路隧道 由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施工的西铁车二号隧道全长7851米,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是山东省境内目前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该隧道因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控难度大,被列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隧道从2010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到今年1月19日正式贯通,历经1158个日日夜夜,西铁车二号隧道终于贯通。 “为了降低管控风险,提升施工能力,我们的项目部组建了内部工班负责隧道的主要施工任务,施工中,内部工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为各项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项目部副经理程向明告诉记者。 “这是山东最长的铁路隧道了,施工难度也算是比较难的,工期也长,以后山东也不太可能再建这么长的隧道了。”程向明说。 控制性工程结束 年底将实现通车 据了解,隧道贯通后,剩余附属施工,电缆槽、排水沟,另外隧道内的其他施工也即将开始。 赵栋告诉记者,铁路线将在今年6月开始铺轨,必须确保年底全线开通。 据了解,西铁车二号隧道的贯通对晋豫鲁铁路全线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个隧道的贯通标志着山东境内所有卡脖子工程的全面突破,晋豫鲁铁路取得决定性的进展,为全线的顺利通车奠定了基础。”赵栋告诉记者。而沂源各界也为铁路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 晋豫鲁铁路通道是我国首条按万吨重载铁路标准修建的铁路,线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经河南跨越黄河,进入山东省,东至日照港,横贯晋豫鲁三省,全长126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 幕后新闻 隧道贯通后 工人吃了全羊 隧道贯通的时候,赵栋也在现场,他亲眼见证了隧道的贯通, “当时感觉就是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赵栋告诉记者。 据了解,赵栋已经连续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告诉记者,作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隧道一天没有贯通,他就觉得心里压着一块石头,就算是回家过年也不踏实。 赵栋告诉记者,在西铁车隧道的3年多时间里,他已经和隧道产生了感情。“感觉隧道就是自己的一个孩子,现在他终于长大成人。” 隧道贯通后,项目部并没有举行隆重的祝贺仪式,只是做了一个条幅让大家在隧道前合了一张影,然后赵栋等负责人买了几只山羊,让大伙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全羊。 “都是大家的一起努力才实现了隧道的贯通,我们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像是一家人了,所以就让大家吃了全羊,还喝了点小酒。”赵栋说。 铁路见证了 他们的爱情 2010年9月29日,晋豫鲁铁路通道沂源段开工。9月10日沈继军来到了中铁二十局集团中南通道项目部隧道二队,2011年1月刘媛从西安回到沂源,沈继军比刘媛早来了近半年。两人在铁路的见证下从相识相知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刘媛回忆道:“刚来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个办公室来回串,一回生两回熟,我们就这样认识了。”他们的相识再平常不过了,可他们的相识却有着难忘的意义。“我们可以说是和沂源段铁路一同成长的。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期的施工、技术攻关、全队上下的团结努力,我们都是一起经历的。原本想把我们的婚礼办在19日隧道贯通之时,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难忘的一刻,但后来怕影响工作,就把婚礼提前了。” 很多女孩子都梦想自己有一场或浪漫或难忘的婚礼,当问及刘媛时她告诉记者,他们的婚礼再简单不过了。婚礼就办在他们办公的地方,领导和职工们聚在一起吃了顿饭。“婚礼虽然简单,但难忘,婚前喜帖、喜糖等物品都是别人帮忙张罗的,,酒宴的安排是物资部部长负责,我们只负责人到现场。”刘媛回忆起一脸幸福的样子。 在隧道二队流传这样一句口号:隧道不通不结婚。这句话正出于沈继军之口。在领导的再三要求下沈继军和刘媛举办了他们的婚礼。 铁路通车后 带着女友坐一次 今年26岁的武永生是个“80后”,2010年底来到项目部,已经在隧道工地工作了3年多,他说,隧道贯通了,他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大家的目标就是要隧道顺利贯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终于贯通了,等以后有机会乘坐火车,行驶在自己修建的铁路上,我觉得很自豪。”武永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武永生今年要在工地值班,不能回家过年了,女友一个人在济南工作,两人年后才能见面。 “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已经逐渐适应了,如果这条线开通客运,一定带着女友一起乘坐一次。”武永生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