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钦国
近日,为了让部分困难百姓过好春节,不少部门与团体相继开展了“温暖救助”系列活动,采取现金、实物帮扶、慰问等多种方式,并把此作为执行群众路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结合实际的惠民生行为,让百姓感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爱。 笔者注意到,本次救助物品形式与往年并没有太大区别,大都是现金、食品、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但笔者认为,如果能增加点文化内涵,救助效果可能会更好,也更能彰显有关部门的诚意而非例行性工作。曾有聋哑人朋友反映,他们也渴望回归社会、通过自食其力来解决家庭的困难,但很多时候却没有单位接纳他们,如果能帮他们找到工作,这比年前集中送几袋面,几桶油要实在的多。 道理很简单,物质上的匮乏并不代表着精神层面的残缺,富人、穷人都有相应的精神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困难家庭的成员可通过读书、学技、培训等方式学到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以从根本上消除物质上的贫困,对他们的这种诉求,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所以,笔者希望,有关部门在开展“温暖救助”活动时,不能图省事、走形式,在可能的条件下,能否将工作做得再细一些,分门别类地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最切实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或者在发放帮扶物品之前,对他们的需求也做些调查。 给福利院的老人们送台彩电或牌具,给家里有上学孩子的贫困家庭订一套学习报刊、送些书籍,给残疾人朋友协调安排一个他们能胜任的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救助形式,其意义可能远超一次临时性的物质救助。 除了这些有形的救助外,还可借助媒体等渠道,对那些通过学习技能、依靠诚实劳动,已经自食其力和脱离经济困难的家庭或个体给予赞扬,对他们主动上进、积极作为、不等不靠的做法,及时给予鼓励,笔者认为,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温暖救助”。温暖救助,既要有物质也要有文化,既要有外延也要有内涵,只有真正满足了被救助对象最切实的需求,温暖救助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才能更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