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1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史龙江展示一沓刚刚制作完成的过门笺。
| | 制作过门笺的工具有50多种。
| | 史龙江正在用手中的工具制作过门笺。
| | 制作过门笺掉落的纸屑五彩斑斓,史龙江将纸屑从工作台上吹掉。 | | 民俗的过门笺在现在看来近乎是一种艺术品。
◤史龙江和妻子整理他的过门笺成品。
| | |
|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涛
过门笺子是我国传统剪纸系列中的一个艺术品类,又叫挂钱、吊钱、斋牒等。莒县过门笺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春节贴过门笺的范围遍及全县,是莒县流传久远的古老习俗。眼下春节将至,莒县闫庄镇制作过门笺的手工艺人史龙江又到了一年之中最忙活的时候。 22日,记者来到老史家中时已近中午,刚进院子就能听见木锤敲击发出的声音,此时老史正在赶制一批新的过门笺等到下一次逢集带到大集上去卖。 老史今年57岁,做过门笺已经30多年了,他所在的莒县阎庄镇大北林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家家户户都制作过门笺,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过门笺也演变由机器制作,由于利润微薄,村子里手工制作过门笺的只剩下了他一家。 屋子内,一盏电灯照亮史龙江的工作台,几十把大大小小的凿子有序摆放在上面。老史告诉记者,他有70多把专门制作过门笺的工具,其中按照用途不同分为50多类,每一把工具都是按照想要的花形专门打造的。 老史边忙活着手中的活,边给记者讲述过门笺的制作技艺与历史。自清末民初以来,莒县过门笺子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过门笺子的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版,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一沓二百多张,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用锥子扎上眼,再穿上纸捻固定,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有些大的线条有时也用木槌敲击刀具砸刻,全部刻完后把刻下的纸屑捅出,这样整个工序就算完成。 说话的功夫,看着老史用手中的工具在彩纸上敲敲打打,一沓过门笺便制作完成了。伴随着这一沓过门笺的制作完毕,工作台上与脚边已是一片五彩的碎纸屑,从这一沓过门笺中挑出五张颜色不同的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过门笺。 老史告诉记者,这是一套比较简单的制作流程,过门笺图案相同颜色各异,能一次成型。还有一种颜色不同图案也不同的,就需要对每一种颜色进行不同图案的制作,做起来相对麻烦一些。 去年老史只做了500门过门笺,刚好卖完,一门的平均价格两元钱左右,今年老史没有增产的计划。 史龙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继续坚守着过门笺的手艺,是想把这门手艺保留下来,虽说不赚什么钱,但他舍不得丢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