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一进腊月,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 在集市上,开始有卖烟花爆竹的了,为了做广告,总要放几挂鞭炮,那飘散的硝火味道是年的味道;人们推着车坐着车赶集去,买上一捆大葱,一扎芫荽,几块老姜。还要买新布,新衣服,这时候人们是舍得花钱的,辛苦了一年不就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过个年嘛!那蔬菜的味道、新布的味道是年的味道。 有的人家开始杀猪,大锅里水烧得滚开,躺在案板上的大胖猪被捆着四蹄,用尽力气嚎着。不一会儿,它就变成两扇肉,铺在草垫子上了。也有人家杀只小羊,羊儿发出像小孩一样的哭腔。小孩子怕怕的,远远地看着大人收拾羊。肉分割开了,卖掉了,用稻草绳挂着,悬在家家户户的棚子里,很快就冻得硬梆梆的。鲜肉的味道是年的味道。 很多人家开始烙煎饼,烙好了叠起来,放在瓦盆里,盖上包袱,等着过年吃。鏊子上热气腾腾,煎饼薄薄的,一张一张,揭到笸箩里。玉米的,麦子的,地瓜的,香香的,那味道是年的味道。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叫辞灶,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从下午开始,剁菜肉的声音就从每一户人家的屋子里传出来。热气弥漫,饺子下锅了。煮好的饺子先端到灶台上祭过灶王爷,然后我们才吃。从这天开始,人们就更忙了。 二十四,扫房子。以前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二十四放假。当我们拿着奖状,扛着凳子回到家时,就会看到院子里满满地放着桌子啦、椅子啦、柜子啦。母亲和父亲头上包着头巾,用笤帚扫着房顶和墙壁的灰尘、蛛网。我们姊妹们就帮着从水井里往外压水(冬天井水是温温的),刷洗器具,用力刷得干干净净的,然后竖在屋檐下晒干。等房子打扫干净了,再把家具一件件搬回屋,那满屋子新鲜的味道是年的味道。 二十五,做豆腐。小时候我们很愁着做豆腐,因为要推磨。石磨那么重,要姊妹两个推才推得动。我和姐姐就用两根推磨棍,一人一边用力推,经常是被磨棍挤得肚子痛,更兼转得头晕脑胀。转一会还得用勺子填到磨眼里半勺黄豆,然后有白白的豆汁流到石磨下的桶里,那个累不是闹着玩的。晚上母亲就安排我们煮豆汁,火大了火小了要随时提醒。豆汁煮好了,母亲用葫芦瓢舀到大陶盆里,用上卤水,豆汁一会就凝固了。父亲爱吃豆腐脑,母亲就盛到盆里一些。其它的呢,就倒在铺着包袱布的大竹笸箩里,架在盆上控水,上面压上盖顶,盖顶上压上重物,等水控得差不多,豆腐也就做好了。在豆浆里放着,能吃到正月。啊,那豆腐的味道,是年的味道。 二十六七逢集还要去集上置办年货,买肉啦,鱼啦,鞭炮啦,还要买年画,对联纸。父亲负责贴年画,我帮忙拿钉子锤子,我喜欢哪张就告诉他,父亲就贴到我的房间来,这时候他会满足我们的要求,只要大家高兴就好。每个房间都换了新画,连画上的人都喜气洋洋的,全是笑模样,看得你也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堂屋的东墙上,母亲坚持每年把几个孩子的奖状贴上去,那满满一墙奖状是她作母亲的骄傲。那新鲜的纸张油墨味儿是年的味道。 二十八九要炒花生,蒸馒头,蒸发团。半麻袋的花生早就留好了过年吃的。嚓啦嚓啦翻锅,胳膊好累啊,等花生仁儿泛着淡淡的黄色,就要赶紧起锅,这时正好又香又脆。花生炒好了就“蒸壮”。用引子发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面做馒头,要做得好大好大,做好的馒头放在炕上发着,等发好了,就一锅锅地蒸。 父亲做蒸笼的水平很高,在大锅沿上立一排干净的瓦片,围上稻草,笼屉放在里面,严严实实的,然后烧木柴,木柴火力大啊。小孩烧火,大人揉面,劈柴。大娘婶子们也到我家来蒸馒头,隔着墙头,大娘喊:“玲儿她娘,蒸好一锅啦?”母亲就应着:“来吃吧。”那声音,也弥漫着年的味道呢。 腊月三十,该忙的也就忙好了,写好的红对联等着贴到大门上。这时候,要是飘起圣洁的白雪,年味就更足了。等待我们的,定是一个祥和的除夕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