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刚
腊月二十三清晨那天,我起床就按部就班地开电脑。写点啥呢?嗯,有了,先给自己开个总结会。想想这一年,老婆一句“语录”冒出来:傍大款未果,好歹攀上齐鲁晚报这大篷车。 这“大篷车”正经不孬。自打去年初伤了腿,得空儿专心翻弄《齐鲁晚报》,进而学电脑打字发稿,我整个变了个人。这会儿和报上的钢铁战士朱彦夫一比,咱这点小伤压根不算个事。咱重新振作,那是理所应当。还要感谢于水五金,在那儿的打工经历对我是个历练,让我得以站在打工者角度冷静观察与思考。给《齐鲁晚报》的多数投稿都可说是打工心得笔记。 夏天回趟老家,我接着“秀”我的执著:在网上读《齐鲁晚报》,坚持给《今日烟台》投稿。赶上母亲节,望望头发花白稀疏的妈妈,老人家并不苛求过什么母亲节,她只在意儿女好好工作和生活……我有感而发。数千里之遥,毛旭松编辑不弃我文之粗陋,只念情切,当即编发。在老家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当初一同写稿的伙伴有几个已然出书,自己“豆腐干”还没整咋明白。但是,我不灰心,再说,能参与耕耘《齐鲁晚报》和《今日烟台》这样的大书、参与社会进步大进程,我只有荣耀无甚遗憾。 我原来不是好诌几句歪诗吗,憋不住,一再叩《行走烟台》版大门,终于得以“澎湃”两把。能过写诗瘾,感觉真不错。从读者版得知与我一同写稿的毛贤君、吕富苓等都是前辈级的“老”战友,人家都这岁数还这么有战斗力,咱只有自惭形秽的份。与之比肩,唯有加油干,哪怕因文字拙劣不合时宜老编再毙咱一堆稿子,哪怕只能登出标题亮个观点呢,我也不枉攀上齐鲁晚报大篷车一回! 认准的事,我义无返顾。爱上《齐鲁晚报》,我就放不下。写稿也是,有时盯上一目标,打脱靶不死心,还要再试。比如写冬泳这事,我想能体现咱港城人精神气魄,写个稿投了,没戏。反思,还是自己没说到点子上。又琢磨一个,欧啦,一枪中的!发现报上登出美文,乐于同朋友共享。品出李文毅“提来”《鱼市一壶茶》有味道,立马推荐,美文共赏真美事也。 还有一个事,我挺自得:我教远在北国大兴安岭的妹妹读电子版《齐鲁晚报》,由此带她走上写稿路。老婆曾经提醒我“不能把人家带沟里去啊”,我知道妹妹忙负担重,但自信是“授人以渔”。结果真行,妹妹依托《齐鲁晚报》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业余通讯员,在他们企业报上稳稳地站住脚跟。 呀,瞎说没边儿了,话说正题。我这一年没白忙乎,不光发表了几篇小稿,精神状态大改观,每每收到若干稿酬还能晒晒成就感,多好!我真的打心眼里骄傲,我攀上了齐鲁晚报·今日烟台这队大篷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