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捞失落的家风
  • 2014年0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已被许多人遗忘的家风因央视在这个春节的街访被重新关注。相比你幸福吗,回答家风是什么要抽象得多,但最能唤起一个人对家庭的认同。
  “家有谱,地有志,国有史”,有家就有家风的存续。过去,家风被视为圭臬,它关乎儿女成材成人,塑造着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性格。这些家风,有的凝练成挂在墙上的一句箴言,有的寄托在祖先牌位前的一炷香里,还有的流淌于父子书信往来的字里行间。    然而随着宗族观念式微,家风淡出了一个个小家庭,家风零落,人心不古。如今打捞家风,因为它能借由言传身教,让德行不堕,潜移默化中,御社会法度。

  本报深度记者 刘帅    

家风延绵
  马年春节,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的董强喜欢从徐州老家那口老井里打碗水直接喝,喝完则带上一句“还是家里的水最甜。”
  就在他喝水时,身边站着父母,还有散在全国各地的六个兄妹。
  这种团聚的情景已经出现在了过去的20多个春节里,他们将这些年的全家福照片一一晒在网上,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但又感觉那么温暖。
  这种似曾相识的场景,更多地存在于尘封的记忆里,而如今城市化、工业化早已打破封闭的时空,是什么还能将相隔千里的一家人拴在一起? 
  “想到自己常年在外,而经常忽略自己的父母,家人……家,永远是我的港湾!”董强的弟弟董炳峦说,父母从小就向他们灌输,要看重这个家。
  对于他们而言,唯有“家”和“父母”才是人生最值得留恋的存在,因为家有他们七兄妹的记忆与情感。
  1990年,董炳峦考上大学,家里负担重,亲戚奉劝他在家干活,父亲则执意认为董家第二代必须读大学,走出农村。   当时,董炳峦960元的学费是大姐跟别人借的,来年暑假,二哥又将暑期挣的100元钱分了一半给他当生活费。如此互相帮衬,董家七兄妹都读了大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令不少徐州当地人艳羡。
  不计个人得失,互帮互助的家风一直持续至今,轮到教育自己的子女,七兄妹还要求他们对外人也不计得失,与人为善。
  而为了保证这种观念延续的合法性,兄妹七人无不遵从父母的权威,时刻以孝为先。“孝能教人忍耐、谦让,孝做到了,也能成业,也能与人为善。”这是董炳峦自始至终的想法。
  历史上凭借政治优势飞黄腾达的大家族无数,最终都难免“飞入寻常百姓家”,物质没落,唯有孝义家风延绵。
  小家庭是大家族的缩影,同样有自己的家风与文化的传承。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告诉齐鲁晚报记者,每个家庭因不同职业、身份等等都有不同的家风,寄托着先辈对后代的期望,是家庭文化在传承中形成的风气,“家风建设也是开放的,可取精去糟,不断发展。”
  王志民这样阐述家风时,我们似乎意识到,如今家风零落,也许仅仅因为内心没有坚守。
官可不做,人不可不做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这句话如果不知作者,读者定然暗骂此人迂腐之极。但当得知这是曾国藩教子之语时,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
  上世纪80年代,段其武要在北京上高中,但北京市委有不准外地生借读的规定。姐姐段淑岩只好找到北京某高中校长,该校长答应只要他们的祖父写批条,段其武就可去借读。
  这位校长眼中“能量很大的祖父”就是曾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时任中顾委常委的段君毅。
  段淑岩找到祖父段君毅时,段君毅非但不肯写批条,反而将她一番训斥。最后,段其武只能回河南范县老家读高中,随后高考失利,入伍当兵。为此,段其武的妈妈耿耿于怀。
  段家讲究“诗书传家”,段其武复员后,打工之余到电大学习,拿到毕业证后,转而进入兴业银行工作。
  银行让段其武拉存款,但他不能靠家里关系,只好去写字楼挨个公司敲门游说。“有时被骂神经病赶出来。”2月14日,段淑岩告诉齐鲁晚报记者。
  段其武通过自己努力,在职考取了研究生学位,并从部门领导升至支行行长,后又调任兴业银行廊坊分行行长。
  段其武不是遭段君毅“冷遇”的唯一家人。段其武的三哥曾找到来河南视察的段君毅,想为妻子谋份工作,同样被断然拒绝。
  让子女们“自力更生”,段君毅孩子们的职业最后千差万别,有轻工业部副部长的女儿,也有副科级干部的长子,甚至担任村干部的孙子。
  2011年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段君毅长子段存让时,段存让就居住在范县白衣阁乡白衣西街的一个农村小院,房屋再简陋不过。 
  段君毅早年给段存让的书信中这样写道,“你们家的生活总比别人家还好一点,你要争气,不要占公家的便宜,否则不会有好处。”
  已是某航天所副书记的段淑岩告诉记者,段君毅在后代的教育上,除强调多读书学习外,更侧重做人,家里至今都保持着“忠厚、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家风。
  “只要会做人、人格健全,与人为善,遇到再大困难与挫折,都能战胜,无论世事沉浮,人际遭遇,都不免为小康、忠厚之家。”段淑岩说。
  首重做人,人格教育也一直是历史上许多大家族或者名人的家风重点。理学家朱熹就劝儿子“不拘长少,惟善是取”,林则徐则告诫长子“官可不做,人不可不做”。
家国相映
  然而,现在家风传承已颇为不易,当“富二代”说家风是“不啃老,不坑爹”时,这已经剥离了家风的文化历史内核,算不上真正的家风,“不准喝酒,不准回家太晚”也顶多是种家规家教。
  但有些地方,还有人为家风坚守。在河北省望都县小西堤村王家胡同,儿女孝敬、邻里不吵架,甚至可以“无讼”。这多半归功于64岁的村民王连生。
  30年来,王连生除坚持勤俭持家、为人处世莫生气外,每年春节他都会将写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内容的字幅,挂在王家胡同内。
  28岁的村民王光明对此已很认同,字幅中“读万卷书”、“见钱眼莫开”等内容,已渗入血脉,“成了我家家风”。就这样,王连生的字幅渐渐成为村里许多人家的家风,乡亲们时时对照检点,“将不孝顺、爱贪便宜的风气都改掉。”
  好的家风为当地造了福荫。只有51户的王家胡同,30年中走出了30多位大学生,还有身家千万的企业家、县政府干部、医生等等。
  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很多人讲家风,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王志民说,家风还能抵御不良风气,“家风能在消极、不积极进取的风气中,将孩子夺过来。”
  国家的风气也反过来影响家风,“国家风气正了,讲求家风的家庭则多,反之,则少。”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程奇立教授说。
  嫁给德国人并在德国中部小城生活的张莉莉告诉记者,无论如何,家风都不应缺少对爱国的教育。
  从小父母就给张莉莉灌输爱国思想。在海外,听到中国话,碰见中国人,她会感到亲切。“见到中国人,就想到家,还有东西牵挂着我们。”
  张莉莉还将台湾作家三毛的一段话贴给记者,“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时……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在家风中,“国家至上”的理念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陆游给儿子的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严复在给三子的信中强调,“一个有志之士,必须把救世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当传承的传统被历史车轮碾碎,现代人只能重新到传统中汲取力量。当然,这并非是去采用那些空洞的文化说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评论
 A03版:重点
 A04版:重点
 A05版:壹读
 A06版:身边
 A07版:身边
 A08版:身边
 A09版:身边
 A10版:身边·日子
 A13版:财经
 A14版:财经
 A15版:齐鲁·财金
 A16版:娱体
 A17版:娱体·文化
 A18版:娱体·运动
 A19版:娱体·运动
 A20版:娱体·运动
 A21版:娱体·体彩
 A22版:天下
 A23版:天下
 A24版:广告
 B01版:深读周刊
 B02版:深读
 B03版:深读
 B04版:深读
 B05版:青未了
 B06版:青未了·写作
 B08版:读者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剪子巷
 C03版:今日济南·抢眼
 C04版:今日济南·精读
 C05版:今日济南·都会
 C06版:今日济南·都会
 C07版:今日济南·都会
 C08版:今日济南·乐活
 C09版:乐活·大观园
 C13版:齐鲁鉴赏
 C14版:鉴赏·艺苑
 C15版:鉴赏·人物
 C16版:鉴赏·品读
 H01版:今日运河
 H02版:今日运河·重点
 H04版:今日运河·事件
 H05版:今日运河·城事
 H06版:今日运河·城事
 H07版:今日运河·城事
 H08版:今日运河·运河金融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话题
 J03版:今日烟台·关注
 J04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5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6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07版:今日烟台·民生
 J08版:今日烟台·关注
 J10版:今日烟台·城事
 J11版:今日烟台·便民
 J12版:今日烟台·便民
 J13版:今日烟台·校园
 J14版:今日烟台·小荷
 J15版:今日烟台·商界
 J16版:今日烟台·星座/段子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关注
 K03版:今日潍坊·重点
 K05版:今日潍坊·社会
 K06版:今日潍坊·关注
 K07版:今日潍坊·社会
 K08版:今日潍坊·关注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城事
 l03版:今日聊城·关注
 l0405版:今日聊城·相亲会
 l06版:今日聊城·拍案
 l07版:今日聊城·综合
 l08版:今日聊城·综合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主打
 N03版:今日德州·抢鲜看
 N04版:今日德州·民生
 N05版:今日德州·车界
 N06版:今日德州·民生
 N07版:今日德州·城中事
 N08版:今日德州·24小时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重点
 P03版:今日菏泽·城事
 P04版:今日菏泽·主打
 P05版:今日菏泽·主打
 P06版:今日菏泽·身边
 P07版:今日菏泽·社会
 P08版:今日菏泽·风雅颂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时政
 Q03版:今日青岛·关注
 Q04版:今日青岛·城事
 Q05版:今日青岛·城事
 Q06版:今日青岛·民生
 Q07版:今日青岛·民生
 Q08版:今日青岛·视觉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发布会
 R03版:今日日照·抢眼
 R04版:今日日照·家园
 R05版:今日日照·身边
 R06版:今日日照·乐学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身边·关注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大观峰
 S03版:今日泰山·城中事
 S04版:今日泰山·新闻眼
 S05版:今日泰山·形象
 S06版:今日泰山·健康365
 S07版:今日泰山·最现场
 U01版:今日滨州
 U02版:今日滨州·要闻
 U03版:今日滨州·综合
 U04版:今日滨州·社会
 U05版:今日滨州·新闻博兴
 U06版:今日滨州·新闻博兴
 U07版:今日滨州·房产专刊
 U08版:今日滨州·鲁北艺苑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关注
 W03版:今日威海·关注
 W04版:今日威海·关注
 W05版:今日威海·热线
 W06版:今日威海·城事
 W07版:今日威海·社会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抢眼
 Y03版:今日淄博·抢眼
 Y04版:今日淄博·抢眼
 Y05版:今日淄博·城事
 Y06版:今日淄博·城事
 Y08版:今日淄博·健康周刊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城事
 Z03版:今日枣庄·民生
 Z04版:今日枣庄·聚焦
 Z05版:今日枣庄·拍客
 Z06版:今日枣庄·车友
 Z08版:今日枣庄·民生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