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朱文兴
近日,笔者数次乘公交或打车,对老年人出行遇到的新问题有了新的感受。路边招手打出租的传统方式不灵了。日前与老妻选择打的去人民商场,以前在住处附近打的是很方便的,但自从马鞍山路西段实施机动车单行以来,这里出租车明显减少,招手打上车的概率很低。自从“快的”和“嘀嘀”智能打车软件流行以来,不仅是这条路段,听说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老年人打车难的现象。 为了应对“打的”难的新情况,我们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嘀嘀”和“快的”打车软件,绑上了“支付宝”,但首次使用并不顺利,发布叫车信息后过了20多分钟才来车,一问司机才知道,用户爆满,故这新方式也不灵了。我和老伴好不容易打上车,可看到司机不停地接收新的信息,令人感到不安全。快到目的地时,因我们找不到支付宝,没法通过微信支付,只好付了10元的现金,双方都未得到好处,却让我老汉手忙脚乱了一阵。 而乘公交的近便度、舒适度有待提高。19日,笔者乘165路公交车去泺源大街东段,等了20多分钟才来车。从泉城路回家更不易,先乘3路到人民商场下,因经四路上交通隔离栏设置得太长,过马路要绕行很长的路,好不容易才穿到马路对面,又向东向南步行近两里路到杆石桥北的公交站,才乘上了一辆32路车。没想到刚坐了两站,到经八路站时,公交车抛锚了,司机让我们下车等下一辆车。刚好,后面紧跟着一辆32路车,我俩赶紧下车,唯恐公交车开走,气喘吁吁地赶了过去,好歹上了车。一看这车的座位及外表都显得陈旧,问司机才知这一路的客车大都已经超过5年,常出毛病。 上述情况或许只是偶遇,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出行的难处,故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尽快研究解决相应的问题。一是智能打车软件老人使用不便,希望能出台一些方便老年人打车的激励措施;二是对驾驶员行车中使用打车软件要严加规范;三是进一步合理化公交线路和站点的设置,满足老年人就近乘车的需要,太陈旧的公交车应尽快更新;四是以交通隔离栏为代表的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设置,应该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理念,既要考虑有利于疏导交通,更要为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创造近便条件。这些都应该是建设美丽泉城、创建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