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政治弥合不了乌克兰的撕裂
2014年0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治大国若烹小鲜”,街头政治和暴力斗争或许能让当事人在短时间内体验到胜利的快感,但是如果逐渐形成解决政治分歧的路径依赖,那么最终将无胜者可言。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随着街头冲突的升级,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危机风云突变,总统亚努科维奇离开首都基辅,奔赴东部城市哈尔科夫,而前总理季莫申科则由哈尔科夫飞抵基辅,现身广场。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两位政治对手在转折点的走向如同一个历史隐喻,揭示了这个国家内部难以弥合的撕裂。
  从幅员上讲,地处中欧的乌克兰是大国,但论经济实力,乌克兰只能做大国的“小伙伴”。长期以来,夹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乌克兰,左右摇摆,左右为难。虽然两边都有意拉拢乌克兰,依为屏障,但目前还都没有真正拥抱乌克兰。乌克兰东西部民众基于复杂历史形成的文化隔阂加剧了政治分歧,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很难在短时期内成为政治共识。这些年,乌克兰政坛走马换将显示了两股势力的激烈较量以及幕后大国的博弈。
  长期存在的方向性分歧,因为迟迟无法达成共识,反过来又加重了民众的焦虑。危机蔓延到街头,很容易超越法治框架,街头政治就成了实现迅速翻盘的利器。当年“橙色革命”如火如荼,很快就引发了政权更迭,但是并没有解决政治和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摇摆的乌克兰依旧不得安稳。面临转型的乌克兰似乎陷入了革命的惯性之中,甚至表现得更加激烈。之前的“橙色革命”还只限于和平示威,这次却让乌克兰民众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
  季莫申科卷土重来,乌克兰很可能又要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了。乌克兰能否从此走出危机?前景看上去不容乐观。比起政权的换手,凝聚乌克兰民众的共识显然更为艰难。街头政治的奇效也许会引发新的效仿。缺乏理性的对话,没有共同遵守的法治框架,由来已久的成见只会让这个国家表现得更为撕裂。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乌克兰,向东或者向西既非万劫不复的选择,也非一步跨入天堂的选择。乌克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恐怕不是与谁结盟,而是促成国内民众尽快找到达成共识的基础,以统一的国家立足国际社会。    
  乌克兰的政治危机发生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全世界为之瞩目,也当引起警醒。这个资源丰富的欧洲大国与自己的邻国相比已经有不小的差距了,究其根源不能回避政治上的摇摆不定。这种幅度越来越剧烈的摇摆,不仅耽误了乌克兰实现转型的时间,也震垮了民族的凝聚力。“治大国若烹小鲜”,街头政治和暴力斗争或许能让当事人在当时体验到胜利的快感,但是如果逐渐形成解决政治分歧的路径依赖,那么最终或将无胜者可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