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孔雨童 实习生 潘璐璐
“为了不与外界断绝,在家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吧。”当被问到为什么订阅《齐鲁晚报》,王国谟抚摸着报纸说。 从2007年开始订阅《齐鲁晚报》,五六年的时间里,通过这份报纸,75岁的王国谟得以知晓家事国事天下事,这让每日闲居在家的他避免了和这个社会脱节。 每天看看报 就啥都知道了 能够每天看一份《齐鲁晚报》成了王国谟最大的乐趣。“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我七点下楼去看,那报纸已经给送过来了。特别及时。”今年,王国谟的床头已经又积累了厚厚一叠报纸,上面还放着放大镜。他解释说,他眼神不好,有时要拿放大镜瞅。 都看些什么呢?据王国谟自己介绍,“青未了”版块一直是他的最爱,总是“一字不落”地从头看到尾,实在是一种享受。“有时碰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就查字典。”老先生从床头拿过来一本字典,竟然是《四角号码新词典》。“这字典很少有人会用。但是我就使用这个,很方便。”这点让王国谟特别自豪。在跟不上电视播报速度的情况下,报纸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得以让王国谟每天都能知晓想知道的重要新闻。“我虽然看字慢,但是也能看懂报纸的介绍。最近还在关注昆明暴恐案,太让人震惊了。” 除了这些国家大新闻,王国谟还喜欢看一些身边的家长里短。每天下午2点离开家,王国谟都要到小区前面的幸福文化广场溜达溜达,和一群同龄人聊聊天,健健身,然后4点回来继续看报纸。“哪个交通路段发生事故了,雾霾还有没有,哪里的人带着口罩出门,这我都知道,乡村啊、医生啊,这些都了解。” “不光是知道别人,对自己也有用。哪天下雪路滑,哪天变天要多穿衣服,这些报纸上都有,看了还能提前准备准备。”去年王国谟全家去威海游玩,也会先看看报纸。除了这些,王国谟还喜欢看一些小段子,哈哈一笑,特别开心。说完,王国谟还找出最近看的笑话指给我们看。 报纸成为 晚年生活的陪伴 “对了,我们家还有一份2008年5月22日的《齐鲁晚报》纪念版,那是专门纪念汶川地震的。”说着,王国谟的儿媳把那份报纸拿了出来。这份报纸被王国谟好好地保存着。“这是民族的记忆啊。”虽然过去五年了,但老先生的记忆依然非常清晰。因为那时他就一直在通过《齐鲁晚报》关注这件事。 最后,王国谟很激动地说道:“我其实很希望报纸上能登一点关于剧院戏曲演出之类的节目,啥时候演出,可以去看看。除了报纸,这也是一种排遣寂寞的好方法。”老伴很久前就去世了,这么多年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虽然都很孝顺,但毕竟不是一代人,这也让王国谟多了一份莫名的心绪。在寂寥的晚年,王国谟的大部分时光都交给了《齐鲁晚报》。 快中午了,王国谟默默地收拾着刚刚拿出来的一叠报纸,一份份都整理好,然后放回床头,顺便把眼镜也放了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