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见习记者 李涛 老戏楼曾是村子文化活动中心 在万德镇万德南村有一座沉静古老的戏楼,这座戏楼属长清区乡村零星古建筑,没专人管理,也不是高级别文物保护单位,所以不为人所熟知。远观戏楼面阔,戏台高1.5米左右,屋顶已坍塌,山墙上隔窗已无。村民指引记者来到坍塌戏楼旁边的民房墙角处,有两通石碑埋在墙里,记载着老辈村民两次捐款维修经历的公示证明。正梁已腐朽断裂,顶梁柱已没有。原有的一影壁墙2010年还在,现已了无踪迹。原来做工精美的顶梁柱莲花石墩已消失,村民说石墩被好事之人取走。戏楼位于村子中心位置,由砖木土石建造而成,墙体较厚,台子高,砖木材料,墙体较厚。屋脊呈“人”字造型,楼顶架有横梁、木椽,上面覆以青瓦。戏楼的外观是一个“凸”字造型,整体设计显得华美典雅,但又不失庄严大方,远处看去犹如一座微缩版宫殿。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戏楼是广大农民心中的文化圣殿。但自从电视机普及以后,唱戏、看戏不再是农村人唯一的娱乐活动了,还有,电视上设有戏剧栏目,戏迷们无需再跑到戏楼跟前了。后来,影碟机、手机、互联网也开始普及,农村人的文化娱乐形式更加多元化,戏剧很快衰落,老戏楼便遭到了冷落,被闲置了起来,时间一长,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老戏楼,寂寞地蹲守在乡村的角落里,无人问津。由于长时间不演戏,乡村里的戏楼就很少有人再光顾了,随着戏曲逐步衰落,村子里的戏楼也渐渐破败。渐渐的青草荒了院子,跌落的精美雕花房檐碎块埋在杂草之中,戏台上面已堆满了柴草,到处是丢弃的棍棒砖头。其残存的建筑样式、风格及戏楼残存墙面上留下的图案和痕迹,还昭示着这里曾经是一座戏楼,黄昏后静下来的乡村似乎还能听到那熟悉的锣鼓乐器声。当戏楼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渐渐被忘记的文化符号,老戏楼悄然谢幕并最终坍塌。过去,文化生活单调,看戏是人民大众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因而戏楼便成了乡村里唯一的文化活动中心。
戏楼遭冷落,往日繁华成历史 过去,文化生活单调,看戏是人民大众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因而戏楼便成了乡村里唯一的文化活动中心。现如今的剧团下乡,流动汽车上就是舞台。戏楼这个传统的演出场所渐渐成为历史陈迹。新中国成立后戏楼的建设出现过两个高潮期,一是上世纪“文革”时期,另一个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部门在普查中,将戏楼按年代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元明清时期建造的,第二类为民国时期的,第三类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纵观不同年代建造的戏楼,建造背景、历史环境和建筑特点各有迥异。看似普通的戏楼既是时代的缩影,又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中,共收录万德镇行政区内17处文物单位,其中就有戏楼。长清区文物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几个突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个是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属地村镇及村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真正实施有效保护古迹的行动,没有效的维修保护,致使文物受损严重,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另一个是乡镇、文物所在村招商引资,开发旅游等相关工程项目,出现了计划对文物建筑拆除重建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普查队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要求和意见,要求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确保文物安全。遇有建设工程中涉及文物安全的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坚决杜绝文物损毁甚至消失的情况发生。
靳庄村真武阁如今尚存 真武阁位于张夏镇靳庄村北首,置于高4.9米、宽9.11米、长8.44米的高台之上。台基下中部用石拱券做成通道,南北贯通去往江南古御道。墙壁内有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真武阁龙首碑1通,真武阁保存尚算完好,阁子有两层,上层需从一户村民家里上去,据了解,早在34年前,“真武阁”就被列入济南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现状却让人触目惊心——支撑大楼的木柱底部腐烂大半,彩绘斑驳模糊,门前变成居民菜地,堂内堆满蜂窝煤和垃圾。 位于长清区张夏镇靳庄村的“真武阁”曾几度辉煌,如今却早已从昔日的辉煌中淡出。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真武阁戏楼的维修报告已递交市文物局,区文物部门也对重点戏楼采取了保护措施。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市文物部门已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建造的具有典型性的戏楼等地面建筑遗迹进行了造册登记,并逐步纳入文物保护范围。“早在前几年,我们就开始关注真武阁了,在最近的文物普查中,济南市对老建筑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修建的戏楼,在方位的选择、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装饰方面差异很大,又都各具特色。”区文保队韩队长说。 真武阁破败坍塌,老建筑亟待修缮 记者就真武阁目前的现状致电长清区文保队,相关人员称:自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济南共有12处国家级、57处省级和87处市级文保单位。真武阁戏楼的维修报告已多次递交市级主管部门,无奈资金有限只能先用在级别高的文物古迹保护上,好在真武阁的建筑者们建筑工艺上乘,虽有破损却还能维持到现在。修缮资金缺口大,由于资金和建筑维修要求等原因,一直缺乏维修,才造成现在破落的局面。 20年前,恢宏壮观的老济南火车站轰然倒下,直到今天,这还是济南老建筑热爱者心中不愿揭开的伤疤。曾经举办过的济南老建筑摄影展中,展出作品中80%以上的老建筑都消失了。此后,在乡村建设的拆旧建新大潮中,长清的老建筑也在一座一座倒下,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建筑遗迹真武阁、老戏楼来说,历经沧桑幸存下来的老建筑就是活化石。因年久失修,“真武阁”早已从昔日的辉煌中淡出。立碑的“文物保护单位”与破败的古建筑显得格格不入。这座“长清现存清代戏楼”穿越百年风霜,历经两朝历史,几度辉煌,到如今竟面临毁损的境地。“看着这个古建筑一天天破败下去心里很难受,希望相关部门赶紧修缮,否则危在旦夕。”附近居民都发出如此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