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年手写抗美援朝回忆录,89岁老兵苏喜俊: |
经历是留给子女最大的财富 |
| |
-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9日上午,家住济宁电力二处住宅楼的张晶,正聚精会神地捏制“华妃”的头饰。她告诉记者,这个泥偶是“甄嬛系列”之一,其中头饰不仅需要动手捏,更需要画上漂亮的花纹,非常靠功底。她已经创作了三天,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完美。 张晶是济宁碳素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1982年出生,在她家的客厅里,陈列架上放着上百个泥塑作品,最大的高有2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四五厘米,人物、花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两年前开始学的,那时女儿才两岁,在网上看到用‘超轻粘土’,捏出来的泥人没有气味,特别好操作,就想着陪孩子玩。”张晶说,她把材料买回家后不会捏,就在网上看教程,后来还与网友交流,尝试着用粘土捏一些平面图,慢慢就迷上了捏泥人。 慢慢上了手之后,张晶就开始创作更复杂、漂亮的泥塑造型。后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漂亮的服饰和头饰让她特别喜欢,于是就产生了把王昭君捏成泥塑人物造型的念头。于是,张晶开始研究王昭君的图片和历史资料,那段时间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资料,向网友请教服饰头饰的创作技法,每天要用三四个小时。一个多星期后,身着红色汉服,抱着琵琶的古代美女王昭君,就跃然眼前了。 相对于很多朋友喜欢的卡通动漫人物,张晶更喜欢有中国古代传统元素的造型。她有一个“新郎背着新娘”的作品,新娘身上的凤冠霞帔特别抢眼,大红的喜字、中国结以及新郎官的衣着都很讲究。“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我自己的婚纱照,当时拍照片时与老公有这个动作,但是穿的婚纱,不是古代礼服。”张晶说,捏泥人不仅是个技术活,更需要想象力,创作的过程非常快乐。 “本来是陪孩子玩,自己却越来越喜欢,孩子也跟着我一起创作。”张晶说,捏泥人是一种传统文化,可以让孩子通过人物造型了解中国历史,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文/片 本报记者 孔令茹
“1951年农历12月,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在祖国人民准备吃饺子时,志愿军首长一声令下,万炮齐鸣,一发发炮弹飞向敌方阵地,把敌人的火力压了下去……”这是老兵苏喜俊回忆录中的一段话。 苏喜俊今年89岁,20岁跟随哥哥到东北闯关东,当兵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八师43团,参与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如今,当炮兵时留下的头疼病还会间歇发作,战争期间的画面仍然在苏喜俊脑中一次次重演。 “刚入朝鲜境内,途经的村庄空无一人,飞机就像燕子似的,密集地在天上飞。战争第一天,同去的5名战士在战场上一个个地离去,炮弹从我头上落下的一瞬间,我甚至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这些回忆,对于苏喜俊来说痛苦而又珍贵,在从部队转业回到嘉祥老家工作的时间里,他经常翻看着纪念章和奖章,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83年,离休在家的苏喜俊做了一个决定,要拿起笔为自己的战斗生涯做个记录。“字写得不好,我就天天练习,每天最少要写五六张稿纸才行。”苏喜俊说,刚开始他只是断断续续写些段落,后来越写越顺手,最终决定要写完这一生的回忆录。 苏喜俊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于是之后的生活除了用“正步走”作为锻炼,又加上了五六个小时的写作时间,最终在2003年完成回忆录的写作。“有时候写着写着就想哭,我想我的妈妈,我想战场上离去的战友,回忆录也是一种表达对他们思念的方式。”苏喜俊说,这辈子他没有积累下来什么财富,但是这本回忆录中真实的经历,就是他留给子女的最大财富。 为了更好地保存父亲的回忆录,苏喜俊的小儿子根据手稿逐一打印出来,并配上同一时期的照片及纪念章,做出了一本朴素的纪念册。“父亲一直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互帮互助,现在又有了这本厚厚的回忆录,这些就是他留给我们子女最大的财富。”儿媳申爱玲说,希望父亲能够安度晚年,幸福健康。 两年创作上百个泥塑作品,“80后”妈妈张晶: 捏起泥人来,啥烦恼都忘了 我叫谢宽,与老婆陈允相识已有11个年头,去年我们的宝宝小依辰降生了,她的到来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幸福与快乐。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宝宝能够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整理) ◤回忆录已经写完了,但苏喜俊老人还是喜欢每天写写字。 ▼密密麻麻的手稿和战斗纪念章,满含老人对过去的怀念。本报记者 孔令茹 摄 张晶捏的泥人栩栩如生。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晒晒全家福”征集方式:将全家福照片(配上姓名、小故事及联系方式),发至邮箱qlwbzmh@163.com;或登陆新浪微博@齐鲁晚报社区记者。互动热线:2110110。 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