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厌学的孩子再念紧箍咒 我有话说 沈欣(芝罘区)
自从孩子上了学,哪个家长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了许多家长脸上的贴金纸。一旦考砸了,家长顿感在人面前颜面扫地,对孩子不是羞辱谩骂就是棍棒相加。有的孩子一进考场就紧张,一拿卷子就哆嗦,被家长打怕了,也骂怕了。 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孩子能不厌学呢?面对老师和家长的责怪,孩子应该何去何从?分数一直是评断优生和差生的标准,甚至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界定线。所谓的差生和坏孩子,真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性格很容易就孤僻、自卑、自暴自弃。有了这些不稳定因素,孩子的心理不会出现问题吗?现在的很多家长更注重孩子的物质需要,孩子的衣食住行要上档次,有求必应,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问题。 于是好多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家长还依然念紧箍咒,导致孩子轻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重则逃学,还有甚者离家出走。好成绩不是逼出来的,孩子成绩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如果孩子尽了自己的能力,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心理不平衡呢?孩子幼小的心灵何尝不需要去抚慰去鼓励呢?作为孩子的长辈为什么不教他们如何去面对成败?特别孩子到了青春期,如何与这个特殊生理期的孩子相处?不是每位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习的吗?难道只有出了问题再亡羊补牢? 孩子的心理问题由谁疏导?如果有条件的话,每个学校能不能配备一位心理医生,及时纠正孩子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个话题还有待探讨。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当然不只是心理医生的职责,也是每位家长和老师所要担负的责任。让我们每天给孩子一个灿烂的笑脸,让他们拥抱美好的明天。 毛旭松
最近关于节假日的讨论又热烈起来,先是央视名嘴白岩松作为政协委员,提议法定节假日应由11天增加到13-15天,恢复五一黄金周,后有人大代表、三亚市长王勇提议每周攒1天月底休4天。 关于节假日怎么放的话题,不光烟台上班族热议,全国民众都很关注。其实去年白岩松在央视关于讨论“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节目中就曾建议法定节假日延长。在那次关于调整方案的调查中,民众对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呼声极高,充分说明了人们对长假的渴望。 2008年五一黄金周被取消,自此被换成了多个小长假,虽然总的假期天数多了1天,但由于过于零散,人们对放假的感受并不强烈。三天小长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导致很多市民探亲、旅游的计划只能搁浅,最多宅在家里放松一下,而且因为调借相邻周末,还要饱受连续上班八九天的痛苦。 现行的放假安排,春节之后距离下一个七天黄金周有八九个月之遥。如果能够恢复五一黄金周,对于工作、生活的调节作用不可小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儿女要常回家看看。总有回家的路,但回家却那么遥远。三天小长假舟车劳顿,很多人可能无奈地停住回家的脚步。七天假期就足够充裕,家的温暖对很多人来说是无可取代的幸福源泉。 中国现在基本情况休假需求远远大于假期供给,而增加供给政府不会吃亏,反而能够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政府部门与其在节假日上斤斤计较东拼西凑,不如采纳善言顺应民意,恢复五一黄金周,适当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至13至15天,使中国人的休假福利水平向国际标准再靠近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