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当红娘,助企业与高校联姻 |
青岛建立169个专家工作站,400余专家走进企业 | |
- 2014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青岛一公司与高校合作,研究出射频集成标签。
本报记者 杨林 摄 |
|
扫描射频标签,了解一双皮鞋的材料来源;彻底清除油污,水下半潜油机器人上阵工作……这些颇有市场前景的奇思妙想,来源于青岛中小企业和高校专家的“碰撞”。目前,青岛已建立169个专家工作站,政府搭桥让高校专家进企业,锁在抽屉里的高校科研成果也转化为了产品。
本报记者 杨林 条码一扫 皮鞋“身世”全知道 通过读码机扫描皮鞋上的一个射频条码,顾客不用导购员讲解,读码机上自动显示出鞋的尺码、颜色、价格,甚至制鞋的皮料从哪国进口、鞋底在哪儿制造也一目了然。这项由岛城校企联合研发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岛城一家知名鞋企中使用。 “射频集成标签原来只能买国外的,没想到原来青岛自己就有这方面的专家。”蔡旭东是青岛一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射频集成标签包含了产品的用料、产地等信息并可以主动发射信号供识别。公司一开始只能买国外的射频集成标签研究,发现关键技术公司攻克不了。 2005年,青岛市人社局设立专家工作站,蔡旭东发现有两名专家对射频集成标签很有研究,双方一拍即合,专家进入设在蔡旭东公司的专家工作站指导科研,“青岛造”的射频集成标签很快出炉。 “一块射频集成标签国外卖给我们几十块钱,自己造出来才四五块钱。”据了解,目前射频集成标签还用在制造动车中,由于适应不同车速的弹簧长得一模一样,工人们给各种弹簧安上含有部件适用条件的射频集成标签,安装以前工人只需扫描一下就知道哪种弹簧是需要的,避免了以前安错再重拆的麻烦。 锁在抽屉里的成果 转化为产品 记者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2004年,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对人才的渴求,青岛市提出了在企业设立专家工作站的设想,政府搭线做“红娘”,让企业“联姻”专家。目前,青岛市已设立169个专家工作站,400余名专家进站工作。 何锐是岛城一家环保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研制出的水下半潜油检测机器人也是专家工作站的结晶。何锐说,公司早就有水下油污处理的设想,但常年做油污处理的公司并不懂的水下机器人。通过人社局的专家库,公司请来中国海洋大学刘贵杰教授,为公司解决了水下机器人的难题。 “研究成果锁在抽屉里,这是高校部分研发成果的现状。”蔡旭东说,科研能力是专家的强项,但不擅长资金、市场运营,把企业和专家绑在一块,就可以把超前的技术推向市场。刘贵杰则认为,专门养科研人员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较难的事,高校正好有科研优势,专家进站弥补企业研发的不足。 青岛市人社局还出台规定,对运行正常满一年且状况良好的专家工作站将择优进行资助,考核优秀的专家工作站奖励10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