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 中西方对家庭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的解读有着较大区别。其中最大的一个误解就是,中国人总认为西方父母缺乏亲情,对儿女成长不管不问,任其自然发展。典型的例子有好多,传得最广的故事就是:孩子摔倒,西方父母不去搀扶,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另一个故事就是孩子长到18岁,父母会“轰出家门”,任其生死沉浮。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不是西方人的家庭观。因为事实上,绝大多数西方家庭十分和睦温馨,父母和儿女终身亲密相伴。笔者结识过许多西方中产阶层人士,并且和他们的家人十分熟悉。他们中的不少人有两三个孩子,他们对孩子的呵护绝不比中国父母差。孩子即使到了成年,父母也要为孩子就业费心费力。 而且,这些国家的孩子比中国孩子幸福的是,他们可以由母亲在家抚养到上小学,而不需要像中国孩子一样从小(2-3岁)就被送到幼儿园接受枯燥无味的教养。西方孩子教育上受到的压力确实比中国的孩子轻,这正是西方孩子长大之后比中国孩子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原因。和西方母亲相比,中国的母亲给孩子(特别是幼儿期)的付出少很多,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西方孩子对父母恩情的回报要比中国孩子轻松得多。这是因为,中国的孩子对父母的回报是无期无息贷款,需要终身偿还。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每到年节,这句话都会被无限重复,震动整个社会的耳膜。尤其是春运期间,这句话伴随着亿万回乡探望父母的游子的全部心情。笔者在巴黎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如此介绍中国的春运:36亿人次的旅行跋涉,12万亿元人民币的支出,只是为了完成和父母吃顿饭、和亲人团聚的人世间最为单纯的目的。在这个时刻,父母成为整个社会最关注的群体,父母情、知恩和报恩成为最重要的话题。父母不仅是每个家庭的中流砥柱,还是挺起当今社会稳定幸福的支架。 然而,人们在漫天颂扬“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时候,似乎忽略了家庭的另一个半边天:“儿女”们的心情如何。人们没有在讨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关注一下“可怜天下儿女情”,当人们在感叹春运中“父母之心”的同时,却少有人为“儿女情深”而感动。 其实,作为家庭的另一半,儿女们承受的压力并不比父母小,在许多方面甚至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职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包括家庭的压力,都比父母当年承担的要大得多。所不同的是,父母原有的压力随着老龄变得越来越小,压力转移到儿女身上;而儿女们的压力则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发沉重。对于现今大多数儿女来讲,他们的最大压力恰恰来自父母,来自父母的厚望。这使得儿女们始终不能停顿地拼搏、奋斗和攀爬。 父母们常常为儿女们不能常回家看看而抱怨,甚至诉诸法律;父母们常常为儿女们不能围绕膝前尽孝而埋怨儿女“无情”。他们可曾想到这时的儿女正在受到“拼搏”炼狱的煎熬?自古忠孝难两全,古人的心怀尚且如此宽厚,如今的社会却要求儿女“忠孝两全”,真的是难为这些孩子们了。当父母在孩子生日时做好饭菜期望和孩子共进晚餐,得知孩子加班不能回家时,不该埋怨孩子的“不孝”,而要更加理解和心疼儿女们的不易和辛苦。 父母和儿女是平等的两个群体,当我们在推崇父母功德时,不能把这种颂扬演化成对儿女的有形压力。如今的父母,是从当年的儿女成长而来;现在的儿女,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被歌功颂德的父母。每一个轮回、每一次演化,都包含着父母和儿女两代人的彼此照应和庇荫,正是这种血肉情义使得我们的社会得以延绵千年。 中国的儿女真的很辛苦,也很伟大。他们从小小的年纪就被放到社会的舞台上去“经风雨,见世面”,现在的年轻人群是带病成长起来的。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几乎都是在“恐惧”、“不安”中,在“没有安全感”中度日如年地成长起来。因为对孩子而言,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家”,不论贫富,都没有区别。离开家,就没有安全感。这样接受强制教育的孩子不可能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孩子在3岁后由家长陪同进入“幼儿园”游戏,不能对孩子从事任何语言、知识方面的教育,所以,孩子从小有安全感,十分有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而中国的孩子从小被送到幼儿园去接受教育,每天经受着“想家”的煎熬。“虎妈”和“狼爸”的出现,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绝不是孩子的福音。 “可敬天下儿女情”,和“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样,应当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心灵口号。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