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胶东烽火》幕后的故事 |
细节不放过,百分百尊重史实 |
| |
- 2014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孔雨童 实习生 潘璐璐
仅仅播出6集,《胶东烽火》就已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目光。一部这样的红色纪录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胶东烽火》又凝聚了烟台人怎样的期待?18日,记者对《胶东烽火》摄制组成员,全程参与的策划主创、烟台电视台影视中心主任张学敏做了专访。
尽可能保留最有价值的东西 《胶东烽火》一经由烟台市委宣传部提出策划创意,就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支持。经过长时间的前期策划和调研后,1月17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摄制组首次派来了精干力量,拍出第一个镜头。 不为人知的是,《胶东烽火》经历了3集-6集-10集-12集的演变。烟台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让这部纪录片的规模在团队的规划中不断扩容,最终,它成为观众见到了的模样。 张学敏说,《胶东烽火》对此次来拍摄的央视知名栏目《国宝档案》来说,也开启了很多第一次。比如,以往《国宝档案》更多地是关注一些静态文物,而这次,《国宝档案》首次开始从红色文物切入红色历史,“很多故事里,都由一个红色文物作为引子,这也是《国宝档案》的一个特色。” 12集的《胶东烽火》涉及了9个主要事件。回顾烟台的红色革命史,值得被历史记住的大大小小故事数不胜数,这9个事件如何“脱颖而出”? 张学敏列举了栏目创意策划组选题的三个标准:第一,要是非常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第二,必须有胶东特色,是烟台独有的;第三,要有“把故事讲给全国人民”的价值。“像地雷战,已经广为人知了,那么在这样一个需要集合大量人力物力的纪录片里,可以选取一些别的事件。” 坐汽车改成坐火车 “《胶东烽火》审片非常严格,我们光北京就去了3次。”张学敏说。 央视的编导都很年轻,对红色历史也不是很熟悉,再加上胶东红色历史具有特殊性,所以先由来自烟台的审片队先看毛片,从历史事实到文字措辞,再到画面、照片、一些细节的运用,都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一个细节很能体现大家对《胶东烽火》审核的“严苛”。第一集《江面上的红色舰队》的初剪片中,提到了烟台的文史专家王景文坐汽车去北京国家档案馆找到了那封重要的郭寿生起草的《最近烟台报告》。然而,实际上王景文当时是坐火车去的,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烟台的审片人员们坚决要求改过来,因为“应该百分百尊重史实”。 还有一个细节十分有意思。中央电视台来烟台拍摄的时候,正值马年春节前夕。《虎口夺金》一集中拍摄了一个招远玲珑金矿“玲珑通洞”的镜头用于历史场景重现,因为春节的缘故,烟台审片员们发现,“玲珑通洞”两侧贴着红喜字。为了这个镜头,工作人员又回到招远,撕掉红喜字重拍了这个镜头。 “应该严谨,拍摄历史的片子要求对每个事件、人物一一核对,红色历史不能乱说,这才是讲史的态度。”张学敏是一个电视人,也是地地道道的烟台人,对于这样一部反映家乡的纪录片,张学敏说,每一个有幸参与者,都应该怀着敬意。 《胶东烽火》的天时地利 让张学敏和同事们欣慰的是,《胶东烽火》的推出正逢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国宝档案》是一个收视率很高的播出平台。”张学敏说,根据以往的统计,这档节目可以排进央视的前30名。栏目的制作水准也不必说,搭配的解说员任志宏被誉为“文史类解说第一人”。 《胶东烽火》的播出,还赶上了全国两会,这个时间来播出,也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力。 这些参与的烟台人,对这个纪录片抱有很高的期待。“想把最有烟台特色的红色历史,告诉全国的观众。” 《胶东烽火》的推出,确实在烟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0日播出后的一段时间,微博上和论坛上有不少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讨论。 “看进去了,烟台的革命也如此传奇,如此动人。”一市民在看完后在网上留言。 “传奇的革命故事”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而观看完之后,胶东大地根植在百姓骨子里的那种勇敢的精神,那种充满感染力的红色文化,又传递到了观众心中。 “向延安抢运黄金,本身就是很传奇的故事。还有,真的想不到胶东根据地的北海币,会对整个中国货币金融系统产生影响。”一工作人员说,阻止美舰登陆、杨禄奎等等涉外的事件,讲述一个新政权新政府,怎么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外交,如何有理、有利、有节地和外国人谈判,反映出了一个新政权的实力。“所有东西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要是美军在烟台登陆,那我们就可能无法运兵东北,要是无法运兵东北,就无法抢占先机。你要是处理不好,那可能历史就改写了。” 而这部纪录片记录的,就是这些胶东人改变历史的故事。 张学敏说,也许大家看完这部片子,会为那些为国为时代牺牲的人,为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感到深深的自豪。“这块儿历史的确有感情有故事,他们的故事是值得一代代往下传的传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