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王瑞超 老家阳谷的刘文凯是一名90后,与许多高校毕业生一样,毕业以后曾想过留在大城市工作或是回家乡就业,然而他却最终选择了到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四川凉山支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 大学期间的支教生活种下“支教梦” 刘文凯是阳谷县西湖乡小刘村人,这位90后大男孩,有着异于同龄人的“大梦想”,自打上学起开始支教,并埋下去山区支教的梦想。 毕业于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他,在校期间曾担任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支教负责人,两年多的时间都在学校周边的章丘市鹅庄小学支教,那时,每到周末,文凯都把时间和知识都留在那所小学,周周如此,直到毕业。并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去山区支教。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黄增心说,刘文凯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第三批协会会员,主要负责支教工作,在校期间支教工作便非常出色。 今年3月9日,经过几天的路程,刘文凯到达凉山州布拖县辖区村庄的补谟小学,10日一早便开始给孩子们上课。 刘文凯的母亲王玉芝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知道凉山离聊城的具体距离,但知道孩子要走还是坚强地挤出这句:俺就他自己一个孩子,觉得那里挺远,地方又不大好……停顿片刻,加了句:不放心!愿意去就让他去吧! 母亲最担心他的饮食,“他从小就不爱吃大米饭,走的时候给他带了面条。”给他打了3000块钱,吃不习惯就去买点吃。 记者问起生活是否习惯时,他说:气候各方面都适应,就是吃米饭不习惯。 第一堂课便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 除了饮食不适外,“这里的老师、同学、村民都很热情。”文凯说。 第一课文凯便被孩子们的亲切、热情感染,课上起来特别带劲,提起与之前校园支教的不同,他说:“咱们那边的孩子上课板正地坐着听老师灌输,这边的孩子调皮的多,课堂上让他们不说话、没有小动作很难。” 第一次震撼地难过是他说了一句很自然的话,但孩子们很迷茫。“那一刻我感到很震惊。”原来,孩子们普通话说不好,绝大多数孩子能听懂但不能交流,会说简单的短语:老师、谢谢、你好等。 但做完自我介绍后,孩子们记住了文凯的姓,并且再见面打招呼时,他们都学会慢吞吞地说“刘老师好!”仿佛一股暖流涌进心窝,“我看到了希望,他们可以说好普通话,这使得我的教学也更努力。” 孩子们努力学会的普通话,虽然简短,但让文凯看到孩子的聪明伶俐和支教生涯的明朗清晰,但受当地多重因素的影响,孩子们接受知识的意识差。比如不少家长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求知欲,“他们把学习看做可有可无的事儿,这一点促使我在教学中努力引导,要慢慢改变他们的思想。” 14日,文凯在QQ的个性签名上说,和学校的老师聊天,每次都有特别的收获,这对我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果身在繁华的都市,那些话体会没有那么深刻。此刻我明白了,那些话语,并不是存在于书中。我的人生,也可以平淡而有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