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喻雯 实习生 陈淑毓 刘娇 韩清
“有了户口心就踏实了,我要尽快给小孙女去办医保。”19日上午,53岁的廉租住户郭美芳激动地说,她盼户口已经盼了七八年了。 郭美芳2011年住进磐苑新居,住进新家那一刻起就想着把户口也解决了。几年前,她与丈夫离婚,由于没有房子,她和儿子的户口一直挂在前夫的户口本上。平时用户口本都得找前夫,郭美芳觉得很麻烦。去年11月孙女的出生让她更为迫切去办理落户。孙女的户口现在落在儿媳济宁汶上的乡下。因为户口不在本地,无法给孙女办理医保,上学的问题也很难办。 “我们现在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只有儿子赚钱养家,收入很不稳定,孙女太小,经常生病,每次生病的住院费成了最大的难题。”郭美芳叹了口气,前一阵住了七天院,医药费花了两千多,超出了家里一个月的收入。没有医保也无法报销,他们一家感觉吃不消。 郭美芳多次去问落户的事,今年2月份房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让她看到了希望:经过多次协调处理终于能落户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