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期好改,教学理念不好改 |
| 三学期制还在探索阶段,国内尚未有成熟模式 | |
- 2014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 ◥夏季学期中,不少学校安排实践类课程。图为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在进行海上实习。 |
|
我省部分高校放弃了传统的两学期制教学模式,开始向三学期制转变。从已经推行三学期制的高校来看,三学期制存在许多优点,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专家表示,就中国高校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三学期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形式好改,教学理念和相关配套不好改。
本报记者 刘洁 王光营 李珍梅 张晶 见习记者 桑志朋 鲁南商报记者 徐文敏
推行三学期制 并非简单调整时间 海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一学生宫照阳大二时首次体验了夏季学期的滋味。“夏季学期选课比较容易,专业课是实践类的,我觉得挺好。”宫照阳回忆,春秋学期多是看着教材听课,而夏季学期,他们多在实验室里。 海大教务处处长曾名湧介绍,实行夏季学期之后,能保证各专业实践类课程的集中安排,并有效提高实验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夏季学期会开设一些高水平的通识课程和一些公共基础类课程供学生选择。另外还会安排实践类的专业课。 “实行三学期制,表面看起来只是教学时间上的小小变化,实际上这对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等来说却需要巨大的调整。是为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授课水平等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而搭建的平台。”哈工大(威海)教务处处长丁效华坦言,教师和学生已习惯了两学期制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教学活动,变成三学期制,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多方面调整和改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夏季学期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与哈工大(威海)相比,山大(威海)开设三学期制早了许多。“学校实行三学期制的初衷是想利用威海的气候优势和旅游优势。”山大(威海)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副处长王福安介绍,凉爽的天气让威海成为避暑胜地,每年都会有很多名师大家来威海度假,充分利用这些校外优秀师资资源,增加学生与名师大家交流的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 “实行三学期制可以压缩一些课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王福安介绍,三学期制可以给理工科学生提供集中的外出实践时间。 “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王福安说,推行三学期,压缩了原来两学期的部分课时,这对老师是个挑战,老师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完成原来的教学计划,老师势必需要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方法。 “烟大文经学院与烟大同步实行三学期制,不过更侧重于让学生在夏季学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不耽误课程的情况下,自主安排实践课程。”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务部长吴秀川说,三学期制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执业胜任力,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对学生有好处。 有的老师难适应,一个学期很游离 “夏季学期多为一些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像邓小平理论,外国文学翻译等,有的一上就是半天,甚至一天,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海大一名老教师称,她上一节两小时的课得拿出两三天时间备课,如今一上一天,对老师来说是个大考验。备课不充分,上下来就很干巴,最后有的老师干脆直接播放视频。 也有老师表示,虽然院里很重视夏季学期,但老师们总觉得在夏季学期上课有些游离。“一个学院,夏季学期有课的老师也就三分之一,气温还比较高,老师和学生都挺辛苦”。 “从学制角度来看两学期和三学期各有好处,但是学校实行了这么长时间的两学期制,已经形成一种习惯。”鲁东大学实行两学期制,该校教务处处长张斌荣说,三学期制增加了教学密度,但是学生的学习耐力有限,有时候不见得能消化吸收老师讲的内容。 “实行三学期一方面要求学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包括丰富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基地、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以及高水平的专家与教师储备,才能更好地安排好小学期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有严密的质量监控制度,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监督检查,不然很容易落空。”张斌荣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