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米江豚嘴中有血胸鳍缺失 |
日照去年至今已发现4头死亡江豚 | |
-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21日发现的江豚身上,左胸鳍已经缺失,嘴里还有血迹。
本报记者 赵发宁 摄 |
|
本报3月25日讯(记者 赵发宁) 21日,日照市渔政处发现了一头死亡的江豚。25日下午,在一家冷藏厂记者见到了这头江豚,它口中有血,左胸鳍也已经缺失。据介绍,自去年以来,日照已经发现4头死亡的江豚。 25日下午,记者来到日照市东港区石臼镇东冷藏厂,在日照市渔政处和冷藏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在冷库看到了21日发现的江豚。 记者发现,江豚身体呈黑色,嘴巴微微张开,嘴中还留有血迹,左胸鳍已缺失,尾鳍有几处损伤。 据介绍,21日下午3点,日照市渔政处接到一电话报告称,在日照开发区裴家村渔港码头发现一头“猪鱼”,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已死亡。 “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电话联系了报告人,对鱼的特征及完好程度进行了询问并迅速赶往现场。”日照市渔政处工作人员说。他们到达现场的时候,江豚的左胸鳍就缺失了。“经检查,这头江豚体长约140cm,体重约55kg,除一胸鳍缺失外,体表基本完好。” 随后,执法人员将该江豚送往石臼一冷藏厂进行冷冻保存,待以后处置。 对于江豚的死亡原因,市渔政处工作人员说,可能是船舶的推进器将江豚打伤致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误入渔网,渔网缠身而死。 在该冷藏厂的另一个仓库,记者又看到3头冷冻的江豚。“这几头都是去年发现的,目前先做冷冻处理。”市渔政处工作人员说,这几头江豚正等待有需求的科研单位制成标本。 延伸阅读 认为江豚有灵性 渔民很少捕捞 据冷藏厂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渔民很少去捕捞江豚。“江豚的肉不好吃,就是脂肪多一些,能用来提炼油脂。”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日照本地渔民有种习俗,不捕捞大型的水生动物。 “如果江豚跑到渔网里被捞上来以后,就会看到江豚眼睛里流泪水。”冷藏厂的工作人员说,渔民看到流泪就觉得江豚有灵性,“为图个吉利,活的就会放生,死亡的就会遗弃。” 本报记者 赵发宁
资料链接 再过10到15年,江豚或灭绝 江豚属共有二个物种(三亚种):印度洋江豚和窄脊江豚。其中窄脊江豚有二个亚种,在我国分布的多为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俗名江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体形流畅。长江江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考察组经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目前,长江江豚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相关新闻 日照近年多次发现 水生野生动物 日照市渔政处工作人员给记者出示的一份清单中记录了从2011年至今日照市渔政处救助的水生野生动物,由于发现时已经死亡,均被科研部门制作成了标本。 2011年4月,在113渔区发现了一头重10公斤,体长1.15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 2012年2月,在万平口附近居民小区,发现了一条15公斤,1.52米的鳄鱼。 2011年-2012年,在蔡家滩养殖场、山后渔港、潘家村码头市场、万平口帆船基地南岸都接到市民发现江豚的报告。 本报记者 赵发宁 发现保护动物 渔业部门有奖励 据日照市渔政处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市渔政处每年都会接到渔民报告称发现江豚、中华鲟、鳄鱼等国家珍稀野生水生动物的情况。 “根据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对发现国家保护动物并报告的市民,市渔业部门将给与一定现金奖励。”市渔政处工作人员说,近几年,广大民众对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该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尤其是渔民,如果发现了国家保护动物,可拨打日照市渔政处电话8816680报告。 本报记者 赵发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