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听听市民的声音 |
市民最反感撇官腔、踢皮球 |
| |
-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了解群众需求,拉近市民距离,那么,在您心中最反感的官僚之风是哪些?大家又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近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市民反感的官僚风中官话、套话,办事低效、推诿居首。 “最烦躁的就是办事拖拉,浪费时间。”家住裕华苑小区的余女士原先在事业单位上班,办理退休时就被复杂而漫长的程序折腾了近一年。“不过现在改善了很多。前几天,我儿媳妇去转养老保险,只去了两次就办好了,一点也没耽误工作。”余女士说,省时省力、高效的办事流程对老百姓是最实际的。 谈到最反感的官僚风,市民小艾坦言,“说到责任,部门之间就推诿,办事懒散,效率低,就和市民‘打太极’,有时真的让人感觉部门不作为。” “当然是官话、套话,‘您的建议已向相关部门反映’,这是我接触到的最多的废话。”市民张先生说,向政府机关反映问题时,每次都说向上级反映,但是就是一直没有动静,群众每次都得追问好几次,但都是一样的回答。 观湖花园小区的王先生老家在潍坊昌乐县,从去年10月份开始老王的儿子开始办理二孩准生证,但是从滨州到昌乐来来回回一共6次,到现在还没办理下来。“每次不是缺这个就是少哪个,上次因为打印纸张不对和两张确认书没黏贴在一张纸上,就让重新再填写再盖章。”王先生说,工作人员做事过于程序化,有的程序甚至很繁琐,不能体会到百姓的需求。 市民小杜说,“看钱、看人”办事的行为也为群众办事增加了烦恼。“领导一句话顶群众千言万语。比如小区管道坏了,我们怎么叫都不来修,踢皮球一样。但是因为小区住了一位领导,领导打了一个电话,一天之内就修好了。”杜先生抱怨说,普通老百姓没有人脉,也拿不起钱,如果向“钱”看,向“情”看的话,老百姓太吃亏了。 本报记者 王领娣 王茜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