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2%奇高月息忽悠千余人上当 |
烟台兆海水产非法集资两亿元 |
| |
- 2014年03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26日,被骗市民向烟台警方报案。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
|
因装修生意赔了大笔钱,51岁的闫某开起水产公司,为筹集启动资金,闫某开始向社会不特定群体非法集资。自2012年8月至2013年底,烟台兆海水产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2亿元。目前,涉案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拘。 本报记者 侯艳艳 通讯员 路明 福基 林山 雇传销人员拉存款 2012年,51岁的闫某在装修生意赔钱后,购买了蓬莱一家已经停产的水产公司,注册成立烟台兆海水产有限公司,想发展海鲜加工业务。但由于资金不足,公司启动遇难题。闫某通过中间人介绍,认识了车某,称高息揽存是集资好办法。 2012年8月,闫某承诺给车某月息10%,通过车某筹集资金。车某找来曾经所在传销公司的传销人员,帮闫某扩散出水产公司的集资信息。车某向客户承诺,每笔存款给予6%-8%不等的月息,她还向一些大客户承诺,拉来存款另外返点,与传销拉人头的方式有所类似。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车某就发展了500多人,拉来8000多万元存款,自己则从中提点赚了300多万元。 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车某、尤某、吴某、张某等人,共帮闫某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亿元。有1000多名群众受骗,目前报案人员已达600余人。
虚假实业经营成骗人幌子 闫某对外声称,公司在国外有进出口贸易,每年出口海产品价值数千万元,他手下的骨干也是这样对外宣传。实际上,闫某只是有进出口贸易的设想,并没有谈成一笔生意。 兆海水产在北京、西安、哈尔滨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为彰显公司实力,办事处的业务也被闫某等人吹嘘夸大。民警介绍,兆海水产在烟台市场并没有销售,而公司的产值每年约有100多万,净利润只有几十万元。“用工厂的盈利支付上千人的返利,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民警说。 闫某用吸收来的存款将厂房翻新,购进一些新设备。在工厂生意较好时,将有意向的投资者拉到工厂参观。闫某还向参观者出示土地产权证,证明自己已经买下了5000平方米的厂区。许多受害群众正是看到该公司“有房有地有设备”,加之相信了被夸大的产值,投资到该公司。
如果从中获利,要把钱交出来 警方表示这是非法所得,否则将追刑责 本报记者 侯艳艳
芝罘警方披露,在兆海水产集资一案中,确实有部分参与集资的人员赚了一笔。但警方表示,不论是通过“提点”获利的上层,还是集资获利的普通投资者,都应将其非法所得全部上缴,否则公安机关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不少投资者都有投机心理,想赚一笔就抽身。”民警介绍,绝大多数投资者舍不得抽身,在公司的忽悠下越投越多,没等到收回本金公司就倒闭了。 “公司本身盈利甚微,闫某又将半数以上的资金都用来支付返利,获利者前期的“高额利息”实际是来源于大多受害群众后期投入的资金。”民警说。 警方在此提醒部分集资获利者,其从中赚到的资金属于非法所得,相关人员应主动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将其非法所得及收益全部上缴,否则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数十名拆迁户 被骗巨额拆迁款 在烟台芝罘区的城乡接合地带,很多人有拆迁补偿款,不少投资公司瞄准这块肥肉,纷纷拉拆迁户下水投资。 芝罘区黄务街道的曲女士去年领到七十多万元的拆迁款,家里暂时没有买房打算。正在为如何处置这笔巨款发愁时,有人给她一张兆海水产的传单。 曲女士与村里的二三十名村民都去了工厂参观,看到厂子规模很大,投资三十万一月能拿2万多元,就动了心。“投资4个月就能赚个十来万。”与村民商量后,他们每人决定拿出部分补偿款进行投资。最初的几个月,利息发得及时,曲女士又追加投资,总额达到50万元。 骗子十个账户 存款仅剩几千元 据民警透露,闫某共设立了10个账户,警方将其抓获时,其银行账户余额总计仅有几千元钱。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2亿元,都去了哪里? 民警说,闫某将55%左右的存款资金,作为返利返还给了投资者。厂房翻新和购入设备,花了二三千万元,其余资金则用来偿还巨额的个人债务及用于日常的花销开支。警方呼吁更多非法吸存的受害人报案,提供相关线索。 本报记者 侯艳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