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出彩中国人》进入第二场半决赛的比拼,“东北邓波儿”曲隽希备受关注。连续几轮“疲劳战”,希希作为一个4岁的孩子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结果希希当晚表演不尽如人意,得票数全场垫底。不少人为希希惋惜的同时,也对童星产生了质疑。“出名趁早”到底是为孩子的未来开启了一扇大门,还是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让人深思。 本报记者 邱祎
◎4岁娃很辛苦 童星奔波让人心疼 初赛时,小希希凭借“情绪表演”赢得爆棚人气,天真的言语和可爱的表情让人喜爱不已。可之后她的状态却一路下滑,“冲刺之夜”录制紧张忘词,半决赛自导自演,“笑果”不再。观众不禁要问,希希究竟怎么了?其实,想要持续“出彩”,对大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个年龄尚小的孩子。除了要接受比赛的严酷性,年仅4岁的希希还必须和成年人一样,熬过艰苦的深夜录制。当同龄孩子都已进入梦乡的时候,希希却还活跃在休息室,等待着被舞台“召唤”。无论夜有多深,只要一踏上舞台,希希就会立刻变身为精力充沛的小精灵,蹦蹦跳跳卖力表演,敬业精神尤为可嘉。此次半决赛遭遇滑铁卢,一些观众也表示理解:面对比赛的层层严选,孩子可能有些力不从心了。 自参加比赛以来,小希希不仅像大人一样奔波于录制现场,她在舞台下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据她母亲透露,现在和希希走在街上,会有不少粉丝上前求合影:“领她逛街或者吃饭干吗的,很多人会认出来。‘你看她是不是电视里那小孩,老厉害了,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肯定是她。’”自己的孩子能被那么多人喜欢,希希的母亲言语间满是自豪,然而蔡明却对这一现象颇为忧虑,她担心突如其来的走红会对孩子的童年造成影响:“不要让她感觉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不要有什么优越感,这点很重要。”李连杰更是担心拍照、签名等一些明星的“必修课”会给希希带来新的困扰:“我们一听到照相、一听到签名,就觉得很困扰,不过已经困扰了几十年,希希现在还是开心的阶段,你有没有觉得很麻烦呢?” 评委顾虑重重,希希却似乎乐在其中,只见她一脸天真,大声告诉评委“不麻烦”。希希母亲认为,在希希的眼中并没有比赛和出名的概念,她所理解的参赛就是上台表演节目,为观众带来欢乐:“我告诉她,上台为了什么,上台是为了逗观众开心,观众开心了,我就开心了。” ◎萌娃扎堆“出局” 节目被疑“博收视” 第二场半决赛落幕后,《出彩中国人》舞台上的小萌娃已尽数“出局”。一些观众感到遗憾,无法再看到孩子萌态十足的演出,有些观众则拍手叫好,称孩子终于“解放”了:“小小年纪就来比赛太作孽了,节目不该用孩子来博收视。”面对这样的指控,节目组很无奈,豪豪和希希能够一路走到半决赛,都源于他们的努力和评委的喜爱,节目组并非为了“博收视”才将他们留下。 其实除了豪豪和希希,还有不少萌娃登上过《出彩中国人》的舞台,在节目中播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很多小选手由于节目篇幅原因,未被剪进正片。有淡定走钢丝的5岁女娃,有模仿MJ跳舞的小童星,还有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朝鲜族小奶娃表演传统象帽舞,把评委和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几乎每场录制都会有一位孩子选手,连评委在休息室内都忍不住吐槽:“怎么每次录制都有孩子?像过六一儿童节似的。”这些孩子中,有些天真可爱,让三位评委发自内心地喜爱。比如豪豪和希希,都是他们的心头好。李连杰格外喜欢豪豪的小光头,每次豪豪下台互动,李连杰都忍不住伸手摸摸,格外青睐。而蔡明为了不让希希难过,在“冲刺之夜”还将手中的最后一个复活名额留给了她,希望小版“缺心眼子”能走到最后。而除了像豪豪、希希这样用实力博得评委喜爱的萌娃外,也有一些孩子在舞台上过于老练,甚至还和评委“叫板”。来自少林寺的7岁小和尚释小松就格外自负,还点名让李连杰上台比画比画,让三位评委频频皱眉。 能够参与录制,未必就代表能被播出。哪些孩子的表演会在节目中播出,哪些孩子能够继续留在舞台上,都取决于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节目组表示,豪豪和希希的表演播出后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不仅是才艺过硬,还有他们在舞台上传递的那分属于孩子的天真快乐。而他们最终的出局也是在与其他成人选手的比较中,由媒体评审和评委综合考量决定的。孩子毕竟年龄小、阅历少,才艺也很有局限性,来到半决赛,所有选手都处于统一评判标准下,他们自然不占优势。 ◎“出名趁早”有利弊 童星容易早熟 萌娃相继走红让不少父母看到了“出名趁早”的好处,他们仿佛预见到孩子未来的明星之路,于是纷纷将萌娃送上电视,带着孩子天南海北到处飞,参与各类节目录制。 台上童星们风光无限,参与演艺工作日赚斗金的同时,也因被过分消费、耽误读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娱乐圈中一些不良现象会不会影响童心和童真,对童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不少观众认为,“选秀”、“晋级”、“淘汰”等存在竞争意味的词汇就不应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在他们看来,孩子就该保持他们的天真,过早接触社会化的东西会削减孩子美好的情感。 宝贝扎堆上电视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教育专家的注意,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幼教专家潘斌就曾在面对媒体时提出,既不能一味反对家长带孩子上电视,也不能随意赞成:“这个度掌握在家长手中。”他认为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已经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抗压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也比年幼的孩子强,适当让他们在舞台上锻炼自己是可以的,但家长还是不能低估电视的影响力,节目一经播出,就会有数以千万计的观众对孩子评头论足,对孩子和父母形成的压力不可小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