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松
市场上猪肉价格创3年最低,让不少市民高兴起来,但价低的背后,确是养猪户们的唉声叹气。记者走访港城多家养猪场了解到,目前养殖户卖一头生猪至少要赔300到400元钱,如果到了该出栏的时候不卖掉,猪养得愈大,耗料愈多,长肉慢,每年还得往里搭钱。(本报今日C03、04、05版报道) 近期,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引发养猪户亏损已经成为全社会舆论的焦点。养猪行业现在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猪肉涨价——养猪户多养猪——供应增加导致肉价暴跌——养猪户亏损后开始杀母猪——供应减少又导致肉价暴涨。 养猪产业同样也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价格涨跌都是市场行情的真实体现。政府对于猪肉价格的调控很多时候还是固守城乡二元化思维,多站在城市居民角度考虑肉价,为了保护市民能够吃得起肉,常常忽略了养猪户的利益。养猪能不能赚,对于养猪户来说,就看能不能赶上好的行情。 猪肉价格涨跌影响着亿万百姓的生活,按说政府有责任调控。但纵观近十年来,历次猪肉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有形之手都不曾将猪价拉出“暴涨暴跌”的怪圈,并且如果调控把握不好时机,反而会适得其反。由此引发出关于政府是否该出面调控猪肉价格的争议愈来愈大,所以有人认为,猪肉价格应该让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人为、过多地调控只会加剧价格的波动。 政府“好心办坏事”的先例不少,调控猪价跟调控房价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房地产的价格越调越高,以至于政策的公信力相应受损。而生猪生产调控更导致“猪周期”越来越短促和凌厉,相当一部分猪农并未得到实惠。不少事实也证明了,有时候动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实际上,生猪生产波动与价格波动是经济生产活动的正常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因素正在破坏这个规律。政府要管好、做好份内的事情,不该管、不该做的事情就要远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