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姜价格回温,收购点却遭遇寒冬 |
去年生姜减产、姜农存姜量少、涨价惜售是主要因素 | |
- 2014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郭延冉 见习记者 杨炜 从去年7、8月份开始,生姜收购价一路“扶摇直上”,从出姜时期的3元多每斤,涨至现在的7元左右每斤,达到1996年以来的第二高峰,“姜你军”卷土重来。比起前几年每斤不到一元的赔本价格,生姜总算能拿出来卖个好价钱了,然而姜农却低调了起来。连日来,羊里、寨里等种姜大镇的生姜收购站生意异常冷清。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生姜减产、目前姜农存姜所剩不多、姜农观望价格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局面。
现象:一周仅收了一千多 斤姜,多数洗姜机停运 近日,记者来到了莱芜产姜大镇——寨里镇。在寨西村附近几家生姜收购点转了一圈,看到收购点洗姜机的姜床上空空如也,十分萧条。“近几天收购价格每斤达到7元左右了,而且收姜时对姜块大小、成色方面的要求都放松了一些,但依然收不起。都一星期了,我这里总共收了一千多斤姜。”收姜户房海庆说。 得知太平街村收姜户不少,该村姜农也多,于是记者又辗转到太平街村了解情况。在太平街村供销社附近,一路上记者看到四、五家生姜收购点,洗姜机大都没有运作,附近也没有工作人员,仅有一家收姜户在洗姜。“这都11点了,才刚开张。这是一个不想继续种姜的姜农送过来的姜种,也就400来斤吧。”收姜户王女士说,尽管收购价给的很高,但是最近姜一直收不上来。“一个从重庆来的客户都在这住了3天了,想收购一批姜回去卖,至今一点也没收上来。今年收购站很难干,活太少了。”旁边的收姜户李女士不禁叹气道,她从事这行30多年了,过去这个时候虽说是一年中的淡季,但一天也能收个四五千斤,但这段时间常常一天都收不上一斤来。“真是淡季中的淡季,太冷清了。” 探因:目前存姜超过 万斤的姜农全村不足30家 价格涨上去了,姜农本该敞开窖井大卖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低调、保守?记者从一些收姜户和姜农那里得到了答案。 在太平街村,记者在田间见到了正在整理土地的姜农张孝平,他正在为新一轮的生姜播种做准备工作。“二亩姜地我拾掇了近一个月了,最近根本没时间去卖姜。再说我那姜井子里只剩下不多的姜了,要卖也卖不了多少。”张孝平说,去年出姜时,每斤三块五的收购价格让姜农们很满意,那时候他就卖出了六成生姜。“统共一万多斤,还得留下1500斤姜种。剩下的还得留着缺钱花了再卖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张孝平一样,很多姜农目前的存姜并不多,并且他们都有卖姜救急的意识,尽管近来收购价很高,也不愿全部卖出。另外,新一轮种姜又要开始了,姜农整地无暇出姜也是一方面原因。 几家接受采访的生姜收购站负责人也表示,收不起姜来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姜农手中缺姜。“去年生姜面积、亩产都减少了,生姜产量本来就比以往要少,再加上从去年7、8月开始,姜农大都已经售出了绝大多数的存姜。据估计,目前我们全村存姜在万斤以上的不超过30家。”收姜户王女士说。此外,姜价一路上涨,一些姜农持观望态度。“越贵了越不想卖,人都有这种心理,还想等等看吧。” 收姜户李女士还透露了另一方面的原因。“姜价过高,市场卖不动,跑市场的商户向我们收的也少了。我们只是中间收购点,收多少姜还得根据订单来。” 预测:今年种植成本偏高 暂时不会造成大面积增产 从去年生姜收获以来,姜农对生姜的收购价格一直比较满意,如今的“姜你军”也让一些姜农尝到甜头,受利益驱动,姜农会不会开始大面积增产而为新一轮的生产过剩埋下隐患?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门相关专家。 据寨里镇分管农业方面的负责人逯柏龙透露,由于目前该镇农户的土地里还种植着大蒜、莳萝子等经济作物,最起码今年不会造成生姜大面积增种。再者,今年生姜价格居高也意味着姜种这一项成本增加,种植一亩生姜不算人工费用,成本也要高达12000元左右,比往年高出一倍,而今年生姜的产量和价格还都是未知数,姜农不会冒险加大投资。“姜农多年来形成了一定的种植习惯,对姜市变化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不会太盲目地去增种。”莱芜市农业局信息科工作人员说,农业局也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给姜农们一些科学的引导。
记者探访时,太平街村仅有一家生姜收购站在洗姜,数量也很少。 记者 郭延冉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