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访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英:

六十年枣梆情缘

  •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德领   
  □人物档案:
  张文英: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

  □对话背景:
  她出生在号称“戏窝子”的梁山县方庙村(当时梁山县归属菏泽专区),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1岁进入梁山县枣梆剧团,1960年调入当时的菏泽专区枣梆剧团,主攻小生;她不仅秉承了师傅高亢激昂、委婉活泼的枣梆唱腔,加上儒雅秀逸,潇洒俊美的扮相,细腻逼真、优美华丽的表演,在唱腔上俏丽柔婉、刚中带柔,尤其擅长对人物内心戏的把握,可以说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60余年来,她唱响了齐鲁大地,成功地演出了近百部优秀传统剧。《蝴蝶杯》、《珍珠塔》、《彩仙桥》、《亚郎关》、《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优秀剧目,都被张文英磨练成自己的代表剧。
生在“戏窝子”,从小憧憬成为“角”
  记者:枣梆出自山西东南部的“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所以传出了这个名称,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称“zhao梆”。您是怎样与枣梆结缘的?
  张文英:出生在梁山县方庙村,当时村里可是个“戏窝子”,全村人皆会唱枣梆,像唱青衣、小生、花旦等都可成一个剧团。我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唱唱,受他们影响,幼年便开始学唱枣梆。当时邻居像李新胜、桂相连等都是“响角”,经常都憧憬着哪天能够像他们一样成为“角”。
  11岁时,进入梁山县枣梆剧团,当时剧团很多老师相教,启蒙老师是唐玉彬。刚进剧团要跟着剧团到处演出,每次看着其他演员在台上演,自己就在台下比划动作,在后台只要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唱腔。
  只有在下雨、下雪或者晚上其他演员开始休息时,老师才有时间相教,就这样一直跟着剧团边演、边看、边学、边练。
  记者: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在剧团跑龙套到担当主角,期间一定吃了很多苦,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您难忘的事情?
  张文英:进入剧团训练,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下雪后扫开一片地,练下腰、踢腿、拿顶、前桥等基本功。刚进剧团,必须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之前腿都能踢到头顶,不过现在不行了(笑)。基本功和唱腔必须打捞,要不然也唱不到现在。
  1955年时,在演唱时忽然失声,这对于一个刚开始学戏的人来说可谓致命的打击,虽然没了嗓子,我仍没有放弃枣梆。失声期间天天在外喊嗓子,练基本功和唱腔,在台上演丑角。听老师说吃嫩柳条可治嗓子,春天就吃柳条,虽然吃在嘴里比较苦,但一想到可恢复嗓子,也就不怕苦了,直到1957年嗓子才恢复声音。
  记者:第一次正式担任主角是什么时候?出演的是哪一部戏剧?当时有什么感受?
  张文英:记得当初唱的第一出戏是《拾玉镯》,在戏中扮演刘媒婆,是一个女丑。由于首次登台,有点紧张,也不会做戏,表演时内心戏不够,一招一式都没体现出一个媒婆的心理变化,被其他演员说“心里没戏”,现场不少观众都喝了倒彩。
  之后半年时间都再没有登台的机会,期间唐玉彬老师又教我如何处理内心戏,包括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半年之后终于有了再次登台的机会,同样是《拾玉镯》,同样是扮演刘媒婆,演出时赢得满堂彩,剧团其他演员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从此后,演出时便开始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为拿捏某一个表情,都要对着镜子研究半天,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
“戏比天大,只要角色需要,我就会去”
  记者:1960年时,您进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剧团内都是精英,当时心里落差是否很大?
  张文英:进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后,由于自己年轻,再加上剧团很多精英,忽然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理落差很大,只能一切从零开始,不断向老师、同事学习。
  为能登上舞台唱主角,我更加用心学戏,从练功、唱腔上不断提高自己。又拜刑德稳为师,得到了他的精心栽培,尤其是对小生的把握和拿捏上,包括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亲自示范。之后成功演绎了《蝴蝶杯》中的田玉川、《亚郎关》中的李世民、《姊妹易嫁》中的毛文简等角色。
  记者:从艺60余年,演绎了近百个角色,您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
  张文英:从11岁到现在,结缘枣梆已有60余年,对枣梆的热爱从未减少过。自己演绎的角色都很喜欢,无论是主角或配角,甚至一个丫鬟,都要认真演出,哪怕只有几句台词,都要认真揣摩、钻研,尤其是角色的内心戏。
  因为喜欢枣梆,送戏下乡一次都是近半年,将孩子扔在家中,现在想想挺对不住孩子的。戏比天大,演出时,无论什么戏,无论角色大小,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我就会去。
  记者:枣梆曾出现过两个鼎盛时期,能分别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张文英:枣梆的两个鼎盛时期分别是60年代初和1977年恢复古装戏两个时期,后期还流行着“一天不听枣梆腔,心里发痒空荡荡;两天不看本地枣,全家老少把家吵……”的顺口溜。
  60年代初,梁山枣梆剧团和郓城枣梆剧团合并到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当时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深受当时群众喜欢,有的群众为了能够买到票,披着被子连夜排队买票。
  1977年恢复古装戏后,枣梆也迎来新的春天,老演员们重返舞台,年轻演员满怀豪情,记得在菏泽演出《十五贯》,我在戏中扮演熊友兰一角,一出戏演了3个多月,依然场场爆满。
  1992年,枣梆剧团在淄博汇演时,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60余年来 枣梆是事业 “更是我的生命”
  记者:现在菏泽枣梆发展如何?
  张文英:虽然现在枣梆的发展不像前两个时期鼎盛,但现状还不错,每次演出都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菏泽凡有聚集唱戏者,都能听到枣梆的声音,应该说群众基础还不错。枣梆剧团也有不少年轻演员,只要后继有人,枣梆发展就能迎来春天,前年排演的《枣树情》也颇受好评。
  记者:退休后,关于枣梆,您常常会做些什么?
  张文英:退休以后,虽然离开了剧团,但我的心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枣梆。
  直到现在,剧团在大剧院有演出,或者在附近送戏下乡,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给他们指导,有时还会上台唱上一段,毕竟唱了一辈子枣梆,对于她的热心从未减少过。2006年时,曾在菏泽艺校任教,传承枣梆常唱腔。
  现在经常有喜欢枣梆的票友来家里学唱腔,在家中看戏谱,他们把我的唱腔录好下来,拿回去听、去模仿。每周一、三、五下午都去老年戏曲协会练枣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现在有几个票友唱的还不错。
  记者:枣梆可谓贯穿了您的一生,如今您已经是古稀之年,但仍然致力于枣梆,您靠什么来保持您当年的情怀?对于枣梆,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而要达成这一愿望,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张文英:11岁进入枣梆剧团,吃着枣梆饭长大,可以说没有枣梆就没有我的现在。60余年来,枣梆就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生命,尤其是被评为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后,这种责任更大。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枣梆能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认识枣梆,了解枣梆,从而喜欢上枣梆,将枣梆推向更高的舞台。
  发扬枣梆,要有好的演员、还要有好的剧本。现在剧团改革,让不少剧团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培养好的苗子更是不可缺少的,希望政府能够在培养人才上再给予相应政策。
  现在戏曲都在进行创新、改革,但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了戏曲的本质。像枣梆,在唱腔上力求好听,我就将其他剧目的精华吸收到枣梆中,让人听的时候感觉悦耳,但在改革中又不能偏离枣梆本宗,还要让人一听就是枣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评论
 A03版:重点
 A04版:重点
 A05版:壹读
 A06版:身边
 A08版:身边
 A09版:身边
 A10版:身边
 A11版:身边·日子
 A15版:财经
 A16版:齐鲁·财金
 A17版:娱体
 A18版:娱体·文化
 A19版:娱体·运动
 A20版:娱体·运动
 A21版:娱体·运动
 A22版:娱体·体彩
 A23版:天下
 A24版:天下
 B01版:深读·周刊
 B02版:深读·观察
 B03版:深读·齐鲁世家
 B04版:深读·齐鲁世家
 B05版:青未了
 B06版:青未了
 B08版:编读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剪子巷
 C03版:广告
 C04版:今日济南·抢眼
 C06版:今日济南·精读
 C07版:今日济南·精读
 C08版:今日济南·都会
 C09版:今日济南·都会
 C13版:千古一传奇
 C14版:鉴赏·艺苑
 C15版:鉴赏·关注
 C16版:鉴赏·人物
 H01版:今日运河
 H02版:今日运河·重点
 H04版:今日运河·主打
 H05版:今日运河·城事
 H06版:今日运河·城事
 H07版:今日运河·城事
 H08版:今日运河·运河金融
 H09版:今日运河·运河金融
 H11版:今日运河·2110110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话题
 J04-05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6版:今日烟台·旅游
 J07版:今日烟台·社区
 J08版:今日烟台·城事
 J09版:今日烟台·城事
 J10版:今日烟台·读者
 J13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14版:今日烟台·星空
 J15版:今日烟台·星座/段子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城事
 K03版:今日潍坊·重点
 K04版:今日潍坊·警线
 K06版:今日潍坊·城事
 K07版:今日潍坊·全媒体
 K09版:今日潍坊·健康
 K10版:今日潍坊·健康
 K11版:今日潍坊·健康
 K12版:今日潍坊·健康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广阅楼
 L03版:今日聊城·巡城
 L04版:今日聊城·主打
 L05版:今日聊城·出游
 L0607版:今日聊城·聚焦
 L08版:今日聊城·城事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主打
 N03版:今日德州·关注
 N04版:今日德州·关注
 N05版:今日德州·车界
 N06版:今日德州·深调查
 N07版:今日德州·城中事
 N08版:今日德州·24小时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重点
 P03版:今日菏泽·城事
 P04版:今日菏泽·关注
 P05版:今日菏泽·车界
 P06版:今日巨野·身边
 P07版:今日巨野·社会
 P08版:今日菏泽·风雅颂
 PD01版:今日巨野
 PD02版:今日巨野·身边
 PD03版:今日巨野·综合
 PD04版:今日巨野·书画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重点
 Q03版:今日青岛·民生
 Q04版:今日青岛·热点
 Q05版:今日青岛·热点
 Q06版:今日青岛·社会
 Q07版:今日青岛·城事
 Q08版:今日青岛·西海岸新闻
 R02版:今日日照·身边
 R03版:今日日照
 R0405版:今日日照·身边·互动
 R06版:今日日照·图说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乐学
 R09版:今日日照
 R10版:今日日照
 R11版:今日日照·家园
 R12版:今日日照·商业
 S01版:今日泰山·封面
 S0203版:今日泰山·相亲会
 S04版:今日泰山·相亲会
 S05版:今日泰山·相亲会
 S06版:今日泰山·城中事
 S09版:今日泰山·健康365
 S10版:今日泰山·空中诊室
 S11版:今日泰山·健康365
 S12版:今日泰山·健康365
 T03版:焦点
 U01版:今日滨州
 U02版:今日滨州·相亲会
 U03版:今日滨州·车展
 U04版:今日滨州·寻宝
 U05版:今日滨州·新闻博兴
 U06版:今日滨州·重点
 U07版:今日滨州·综合
 U08版:今日滨州·书画专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主打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速览
 W05版:今日威海·热线
 W06版:今日威海·城事
 W07版:今日威海·关注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抢眼
 Y03版:今日淄博·城事
 Y04版:今日淄博·城事
 Y05版:今日淄博·城事
 Y06版:今日淄博·城事
 Y07版:今日淄博·城事
 Y08版:今日淄博·书画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主打
 Z03版:今日枣庄·综合
 Z04版:今日枣庄·踏青节·采摘
 Z05版:今日枣庄·人物
 Z06版:今日枣庄·车友
 Z07版:今日枣庄·滕州新闻
 Z08版:今日枣庄·拍客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