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丽
“村里的风气悄悄地发生变化。”在泗水县北东野村,村支书庞德海告诉笔者,听课之后,现在村里人不敢不孝顺了。茌平县韩屯镇韩西村村支书吴子文也说,现在村里吵架骂街、不孝顺老人的明显减少了,因为这样干自己就感觉“耻辱”。在他们看来,这种明是非、知荣辱的氛围,对抑恶扬善有明显的作用。 之前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乡邻之间大多知根知底,或者干脆就有宗族关系。在这种环境中,道德评价体系虽然不是明文规定,却有着强大的约束力。北东野村的老人介绍说,当地一直有一种名为“请媳妇儿”的风俗,指的是街坊近邻邀请某家的新媳妇去家中做客。如果家风不正、人缘不好,这家的新媳妇受到的邀请就少。其实,要是某个家庭名声不好,那在许多事上都是受影响的,比如年轻人嫁娶就不那么容易。 时至今日,乡村的道德评价体系虽然存在,但大多是在减弱的。一方面,随着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乡村逐渐“空心化”,以前那种东家串门、西家拉呱的情景越来越少,同住一村却不相识的却在增多。另一方面,在不少地方,家族或者宗族在维系伦理道德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远没有以前大了。“现在都是各过各的。”北东野村村民郭庆香说,如果出现家庭矛盾,只要闹得不是太厉害,没人会去主动干预。 与此同时,伴随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多元化、多样化,一些原先被广泛认同的规则现在已有被淡化的趋向。庞德海告诉笔者,村里老人大多住在年久破旧的老人房,但大家认为这很自然,甚至连不给老人赡养费也都见怪不怪了。茌平韩屯镇马杜村的村民马好洪说,刚开始听到当地的道德讲堂要讲“孝义”,不少村民都不以为然,认为,“现在是经济社会,没钱怎么孝顺?” 经过传统文化的“洗礼”之后,这种“集体盲目”的状态被逐渐打破,村民的羞恶之心被激发出来。这样的氛围类似于一个强磁场,使身处其中的村民自觉向好的方面靠拢。用郭庆香的话说,“以前忙着挣钱,都不把这些个当成事。现在知道道理了,谁也不愿意当孬的。”笔者在村里也听到好几个这样的例子,有位80岁的刘老太太,有个儿子和她处得不咋样,每年200块钱的赡养费也拿得不爽快,但伴随村里风气的变化,去年腊月二十九,这家的儿媳妇也主动找上门请老人去家里过年了。 问题是,在一些村庄,还是重利轻义的思想占据上风。这就像跷跷板一样,只有一定数量的村民精神上有所改变,才能撬动杠杆,改变局面。但是,谁来承担起这一任务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