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绿色工装、戴着金丝眼镜,谈吐逻辑清晰,身为80后的李若国,却仿佛实验室里浸泡多年的老研究员,有着超出年龄很多的成熟与稳重。“虽然搞研发在旁人眼中可能很枯燥,但成功的那一刻,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 因为对这种满足感的向往,李若国废寝忘食地在新产品研发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中国最大推土机“开天神推”核心传动部件的试制工作中取得巨大突破,在失败后的质疑与压力下,绘制出上千张图纸,成功解决技术难题,他的方案很快通过了论证并实施。
本报记者 李倩 见习记者 康宇
1 临危受命,承担“开天神推”部件试制 2007年,李若国大学毕业时,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搞产品研发和创新,李若国进入山推后从技术员做起,承担推土机研发工作。 2011年4月2日,山推“1142”项目正式启动,在2012年上海宝马Bauma展中亮相的中国最大推土机,在这一天开始了研发。李若国临危受命,承担起了这台被称为“开天神推”的核心传动部件试制工作。 采访中李若国坦言,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莫大的压力和空前的恐惧。“我们的团队比较年轻,经验少、业务不熟是我们最大的劣势,接手这个项目,就意味着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切从头做起,但是转念一想,我不能输在信心上,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不能放弃。”
2 遭遇挫折,首个部件试制失败成废品 研发前期,面对产品结构复杂、试制周期短的变速箱研发方面,经过连续多个日日夜夜的思考,李若国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一套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最大节约成本的工艺方案。虽然经过反复周密的思考,但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是发生了,第一件箱体因为一处小小的内置油道铸透以失败告终,重达600多斤的箱体变成了废品。 “研发失败对自信心打击其实非常大,有时候干了很长时间,做不出东西来,甚至会对自己的研发方向产生怀疑。没法问别人,只能自己去趟路,不断给自己信心,继续坚持下来。”李若国说,首次研发失败后,在一片指责和批评声中,他也曾沮丧、失望,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鼓足勇气坚持了下来。 “技术员的工作虽然非常枯燥,但是我非常享受这段经历,因为研发一个项目成功后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会继续走下去。”李若国说。 3 不甘失败,攻破难题演绎完美“逆袭” “回想那段时间,每天回家路上甚至做梦时,都在想着如何攻关,几乎要在实验现场安家了。”李若国笑着说。那段时间周边有很多质疑和压力,很多人劝他放弃,他心中也动摇过,但最大的感受是不甘心。面对挫折,李若国把不甘化为研发动力,反复测算、研究,反反复复绘制了上千张图纸,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却又面临着更换模具而需要增加的近20万元成本。 面对再次出现的难题,李若国经过多次测算和反复思考,终于在一次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到了解决方法,赶忙回家连夜起草改进方案,第二天就上报给了设计主管部门,并很快通过了论证并同意实施。试验成功的那一刻,李若国泪水夺眶而出,付出的一切都已经被满足感所取代。 付出就有回报,工作7年来,李若国先后获得12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一项发明专利多次获得济宁市和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