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七中 顾长冬 《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要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亲人尽孝道做起。 对此,历史学科当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精华,修身养性,弥补渐去渐远的传统美德。 中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大兴尊老敬老之风,弘扬孝道,不仅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的主要体现,永远也不会过时。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不少人由于内心精神生活的空虚,缺乏信仰和寄托,注重对金钱物质的追求,传统的孝道失去了应有的市场。据有关调查,现实社会中子女与其老人间的感情淡化已成上升趋势,为子不孝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社会到来之际,空巢老人的孤寂生活已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问题。歌词《常回家看看》写的就是老人最大的愿望。 然而,独生子女一代所受的宠爱呵护,冲淡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于传统孝道,更是置若罔闻。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和传统文化意识淡漠的倾向。这样的情况如任其发展下去,将导致文化断层、社会道德缺失,后果非常严重。 中学历史教学适时地担起重任,把位居五育之首的道德教育,寓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多设置、模拟些历史的情境体现历史传统的优越性,加强亲情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受历史,使学生能与古人对话,从中学到做人的真谛。 有“中华第一孝子”之称的西晋人李密,曾为侍奉祖母拒绝入仕,一篇《陈情表》,将其孝心彰于天下,名垂青史。 《二十四孝》通过记录虞舜、刘恒、曾参、仲由等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来告诫世人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启蒙经典《千字文》,对孝道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临深履暴,夙兴温情。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正是这种知恩、报恩、感恩的感情,长期以来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纽带,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孝道文化。 讲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诠释历史名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非凡人生,激励学生感悟效仿。 学到宗法制度,链接介绍春节、清明、仲秋等法定节日的由来和纪念意义,让学生了解民族和家庭凝聚力的根源所在,学会孝亲敬老,知恩图报。 这样,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取之处,开发利用和青少年的德行培养密切相关的史料,即时即景地运用教学中的道理和学生日常表现中的实例密切结合,趁热打铁实施说教,让这种以史为鉴及时体现到位。 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对史实的感悟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促进了自己人格的培养。当然,这需要老师恰如其分、对接自然的引导和说教,也要注重教育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力求让学生在这种史实对映之中能有所悟、能有所获。 总而言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中,历史教师要突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借鉴功能,真正使历史学科在德育培养中发挥顶梁柱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