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9日讯(记者 王晏坤 通讯员 宫秀春 张善安 邹春红) 9日上午,在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烟台市地震局举行了“市民开放日”活动。百余名市民现场体验了地震监测,看到了地球的“心电图”,揭开了烟台地震监测工作的神秘面纱。 9日上午9点,平时市民倍感神秘的烟台市地震局暨地震监测中心台向市民开放,虽然不断有人前来“揭秘”,但在烟台地震台网监测中心内,工作人员仍然有条不紊开展日常监测工作。监测中心内的LED显示屏上的监测数据也在不断波动,很多地震监测数据正在实时传输。 在地震局一楼大厅内,一台高科技装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这台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自动感应装置是地震流动监测台,其中一个“土地雷”形状组成部分叫做拾振器,也是采集地面异常波段的主要设备。那么,这台设备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你们可跺跺脚,亲身体验一下这台设备的地震监测性能,看看有没有什么反应。”地震局技术保障科科长肖同兴对参观者说,话音刚落就听见一片片跺脚声,就在大家跺脚的同时,连接设备的电脑上出现了此起彼伏的波浪纹。 “叔叔,叔叔,为什么我们跺脚的时候,电脑屏幕上出现这么多波浪?是代表什么啊?”还没等大家跺完脚,烟台市芝罘区支农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崔文乐就提出了问题,这也是大家的好奇所在。 地震局技术保障科副科长、工程师刘克辉解释称,这套地震流动监测台像是整个地震台网监测中心的微型版,有个可以监测地面异常波段的仪器,可以监测附近的波段变动,然后实时数据就会传送到电脑上转换成波形,也就很直观了。 到了地震局三楼,烟台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就展现在了大家眼前,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全市60多个台站实时传送的监测数据,还有从水利、畜牧等部门传送的数据。 “这些图都像是人的心电图,是代表什么呢?”看着台网中心的大屏幕,有市民提问道。台网中心主任孟强解释称,因为很多数据是由烟台各县市区实时传送,所以呈现出曲线波动,这的确像是人的心电图。 目前,烟台全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可监测出烟台地区1.0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监测精度可控制在1公里范围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