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加深 熟悉趵突泉与大明湖的人都知道,这两处济南景观不但景色优美、天下闻名,而且这两处景观的题字也颇有特色。 位于观澜亭南的“趵突泉”石碑,高155厘米,宽72厘米,题款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天水胡缵宗书,明嘉靖十有六年(1537年)端日济南府知府咸宁司马奉立”。其题名“趵突泉”三字则更有特色,其中的“突”字,上面的“宀”省去一点,写作“冖”,下面的“犬”字省去点,写作“大”,这样,实际上这个“突”字被省去了两个点。 大明湖南门牌坊西侧的“大明湖”石碑,高187厘米,宽85厘米,其上的“大明湖”三字,系清嘉庆辛未年(即十六年,1811年)登州(今蓬莱)人于书佃题写的,牌坊匾额上的“大明湖”三个字,也是根据于书佃碑刻手迹复制而来。这块碑笔法苍劲沉雄,更为突出的是,其中的“明”字写作“眀”,左目右月,与常规写法不同。 趵突泉和大明湖是泉城济南的两处标志性景观,所以这两处石刻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石刻。任何一处名胜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最有可能成为一个故事或传说的切入点。而趵突泉与大明湖石刻的故事则更有特色,因为关于这两处石刻的传说,是将趵突泉和大明湖联系在一起的。参观过这两处景观的人可能都听过这样的导游词——趵突泉“突”字上面的一点,因耐不住寂寞跑到大明湖的“明”字里去了。 从旅游层面的角度考虑,编个故事或传说,给游客们留下一个更深的印象,或仅仅是为了博得大家一乐,均无可厚非,何况游客们也都明白这仅仅就是个故事或传说而已,谁也不会真信。 那么,关于“突”、“明”这两个字的写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文字学和书法学的角度作一番解释。其实汉字中的“明”字,古时候有三种写法:一种是日月明,一种是囧月明,一种是目月明,都是会意字。第一种表示日月的光明;第二种表示月光通过陶窗照进房间;第三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表示眼睛看到了月光,有明亮之意,一种则很可能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讹化,即人们无意间把“日”字错写成了“目”字。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个“眀”字本身并没有错,也不是题字者于书佃凭空杜撰的,因为早在汉印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写法。所以大明湖“眀”字中所谓多出的这个点,根本就不是从趵突泉的“突”上跑过去的,而是本来就有的。 至于趵突泉石刻上的“突”字,确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写法。《说文》中说:“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在古文字中,“宀”表示房子,“穴”指动物的窝,“暂”表示突然,“突”的意思就是狗从窝里突然跑出来。所以,其常规写法就是上穴下犬。石碑中将其上的“宀”写成“冖”确实不合适,而且也未见有这样的先例。关于趵突泉石刻上的“突”字没有点的解释,我看到有人用“宜”字古时可以写作“冝”来解释“突”字上缺的一点,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宜”字看,与表示房子意义的“宀”毫无关系。也有人用“富”写作“冨”来解释,之所以将“富”写作“冨”,是因为有一种明知是错却刻意为之的美好夙愿在其中,即“冨”象征“富无头”。以上两种说法,都与趵突泉的无点“突”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们认为,从文字学的角度讲,无点“突”字的特殊写法,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错字。何以见得呢?因为无论从最早的甲骨文,还是从今天的楷书写法看,都没有改变上穴下犬的结构,上边的“穴”字去掉了点,就不知是何意了,更大的问题是,下面的“犬”字也去掉了点,就变成了“大”,而“大”字在古文字中就是一个人的正面图形,这就与上述《说文》中对“突”字本义的解释大相径庭了,岂不成了大笑话?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错写的“突”字呢?我认为,这应当与文字学的关系不大,而主要是与书法的美观与否有直接关系。我们看一下“趵突泉”这三个字,其中本来点就很多,加之书写者把很多本不该是点的笔画处理成了点,如“止”字旁、“大”字的捺画、“白”字中间的短横,都变成了形态各异的点,这就使得本来点就不少的趵突泉三个字变得愈发点画狼藉了。所以,为了使这块石刻显得简洁一些,书写者胡缵宗就自作主张地省去了两个点。从整体效果上看,确实显得干净多了,但这个天下独一无二的无点“突”字,也因而成为游客们竞相猜测和导游们一味神化的焦点。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