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永斌 在母亲老家日照的报告会上,朱向欣讲起父亲的点点滴滴,动情处潸然泪下。今年46岁的朱向欣是朱彦夫的四女儿,是沂源县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半年前加入朱彦夫先进事迹报告团。 报告结束后,本报记者对朱向欣进行了采访。“父亲只来过一次日照,那是在1980年的时候,他到临沂作报告,当时日照县还属于临沂地区。”朱向欣说。 朱向欣说,自己小时候对于父亲的印象,大多是他坐炕上,在油灯下用残臂抱着一本书看,再不就是和一帮叔叔大爷开会。开完会,朱向欣的母亲还会拿出家里舍不得吃的挂面招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一大早听到父亲戴着假肢走路时发出的‘嘎吱嘎吱’声,父亲风里来雨里去,领着村里人去干事。”朱向欣平实的话语中透着无限感慨。 “父亲家教很严,总是要求我们生活上和最差的比,工作学习上和最好的比。”朱向欣说。 “记得我6岁那年,秋收的时候,奶奶带我去拔猪草,队里的蔡大婶随手掰了4个玉米棒塞到我怀里。”朱向欣说,回到家,奶奶把玉米放到锅里刚要煮,朱彦夫回家看到了,火冒三丈,非得让把玉米送回去。朱向欣说,父亲的拐杖敲得当当响,“不行就是不行!集体的东西谁也不能占便宜。咱家搞了特殊,我这个书记怎么当!” 在父母的影响下,朱向欣姊妹6人也都与人为善、自食其力、家庭和睦,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为社会作着贡献。 1986年师范毕业后,朱向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多年来,她曾经有好多机会可以“高升”,但她都没有接受,“我要像父亲一样扎根于群众,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事。”朱向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8月,沂源县组织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朱向欣主动报名,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申请到一所山区小学支教。 “我们姊妹6个各有1个孩子,都很优秀。”说起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朱向欣满是自豪。“父亲的精神就是我们最好的家教和家风。”朱向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女儿在博客里这样写道——“外公的故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青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