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讲堂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省图书馆、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承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5月10日,省内青年作曲家、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讲师刘晓鹏做客大众文艺讲堂,与大家一起分享“当代流行音乐欣赏”。 关于流行音乐的概念 第一种概念指通俗音乐。通俗音乐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听众众多,而且有别于严肃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 第二种概念指源于POP的流行音乐。它指的是能够吸引广大听众的音乐会,比如说1958年尼蒂克特举行了“伦敦流行音乐会”,从那儿开始,它就使POP成为非古典音乐的一个特指。甲壳虫乐队、滚石、阿巴等等,都是在伦敦流行音乐会之后产生的,都属于POP音乐。 第三种概念指商业性的、供消遣的、供娱乐的音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比如说酒吧、舞厅里边的迪曲等,都属于这样一些音乐。 第四种概念是指摇滚乐。我们把它从流行音乐里边单独拎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摇滚乐有一种对抗商业的个性,具备尖锐地反映社会问题的一个独特的品质。比如说摇滚乐经常有一些反战题材、环保题材等等。所以说你要把它归为商业化,这肯定是显得有点儿对不起摇滚乐了,这也说明摇滚乐在流行音乐中的地位。 第五个概念不叫概念了,是一种现象。可以这样来归纳,什么叫流行音乐?音乐流行了,它不就叫流行音乐吗?也就说流行音乐不一定流行,不流行音乐它也并不一定不是流行音乐。比如说我们在战争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了一群华夏优秀的子孙”。比如说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流行的歌曲,你说它是流行音乐,还是什么音乐?这个就没法下定义了。 关于流行音乐的特性 流行音乐的特性包括:通俗性、大众性、时尚性、新奇性、娱乐性、商品性、参与性、即兴性、快速更替性、传播科技性。 通俗性很简单,流行音乐大部分的音乐作品都是比较通俗的,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让大家听一遍就能够听明白,而不是采用一些比较难懂的这样一些词汇来进行创作。 大众性,它面对的听众肯定是大众,以更大多数人作为它的创作的对象,面比较广。 时尚性,既然叫流行音乐,它肯定在它那个时期是非常流行、时尚的,比如说老上海滩的周璇,那时就是全国的一个时尚的标杆。 新奇性,大家听的流行音乐非常多,但有些时候好多作品不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比较乏味;有些作品呢,比如现在某某好歌曲、某某好声音,有些优秀的作品歌手一张嘴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我们就感觉这个歌挺好,跟别的歌不一样,特别具有个性,这是一种新奇性。另外包括它题材的新奇性,今天哪儿出事了,明天就来一首歌。汶川地震了,出来“名人”叫“范跑跑”,来了一首唱“范跑跑”等等,都体现了流行音乐的新奇性。 娱乐性,也不用做过多的解释,音乐就是来娱乐大众的。 商品性,现在流行音乐的产业已经可以称之为是非常庞大的一个产业,从传统唱片业的创作、录制、出版、发行,到现在的网络音乐,它的商品性是越来越明显。 关于中国的流行音乐 中国的流行音乐,应该是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开始说起,那个时候欧美的流行音乐刚刚传入,那时候上海滩是一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也是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的多元性在这儿体现,各种时尚的艺术、娱乐的门类竞相发展。这时候的流行音乐作曲家,比如说我们知道有《游击队歌》的作者贺绿汀、聂耳、冼星海、任光,他们都曾经在这个队伍中。贺绿汀曾经创作《秋水伊人》、《春天里》,还有根据民歌改编的《天涯歌女》,著名演员周璇就是当时的一个代表,她演唱的《天涯歌女》历久弥新,大家听起来还是那么有味道,可见它就不单纯是一首流行歌曲的问题了。还有一些作曲家,比如说黎锦晖,在当时的儿童音乐剧方面有尝试。另外还有陈歌辛、刘学庵。这些作曲家创作的歌曲在当时都是经典。《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何日君再来》、《夜来香》,这个大家都知道。下面我们来欣赏《可怜的秋香》、《夜上海》。 “文革”那个时代,大部分的歌曲都被语录歌占据了。改革开放初期,在1980年,文联的歌曲编辑部举办了一个“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这时候产生了15首抒情歌曲,这些歌曲好像可以代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一个成就。这时候突出的两个代表人物,就是李谷一跟朱逢博,俗称“南朱北李”。李谷一的《乡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气声唱法。当时传播得最火的是这首歌,得到舆论界批判最多的也是这首歌,但是它毕竟开拓了一代流行音乐的先河。朱逢博的《金梭银梭》、苏小明的《军港之夜》一批歌曲都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在这之后就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那时候我们全国上下都在唱,《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歌曲是西北风的代表。 接下来是中国摇滚,中国摇滚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 rock,它被描述为是一种反传统的工具,是具备反抗主流意识的这样一种形态。中国摇滚在1986年刚刚进入萌芽期,这时候它是一个青年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摇滚的先锋崔健,在中国摇滚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撼动的。摇滚的乐迷,也不是一般的追星族,当时都想通过摇滚来倾诉自己的一种思想,跟别人的不一样,在1986年前后非常时兴,用各种歌声,通过这种摇滚,倾诉自己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思想的追求。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开启了中国摇滚的时代。然后出现了黑豹乐队、眼镜蛇乐队、七合板、1989乐队、唐朝、黑豹、面孔、高旗、超载、汪峰、鲍家街43号、指南针、轮回、长镜头等等。那么到了90年代初,摇滚乐在大陆达到一个高潮,那时候号称“魔岩摇滚三杰”的窦唯、张楚、何勇,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1994年,中国流行音乐工业开始造星的第一代,这一代被称为“新生代”。1994年对于中国流行乐坛来讲,好像是一个必定要红火的年代,因为经过了80年代初期,经过了西北风,又经过了摇滚,好像应该出现一些新东西了,于是就有了岭南歌手杨钰莹、毛宁、甘萍、李春波,有了北京的陈红、陈琳、潘劲东、谢东、孙悦等等,他们统统被冠以“90的新生代”。那时候原创歌曲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井喷”,大量的原创歌曲在出现,流行音乐开始迅速地覆盖中国,好像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兴未艾。那些幕后的制作人对当年的潮起潮落,目前是各有各的说法,每个人都碰到不同的境况,有的人在这里边赢了,有的人可能输得挺惨。代表人物毛宁的《涛声依旧》、那英的《征服》等等,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