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汽车表示,哈弗H8因达不到商品车交付条件,公司继续整改。这是继去年广州车展上市后,哈弗H8再次因质量问题延迟交付。消息一出,不少人认为长城汽车非常诚实,不应该被过度放大。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哈弗H8高端产品研发、管理存不足,“交钥匙”式研发高端车失灵。
哈弗H8上市19天 再次延迟交付 5月9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车辆在近期交付后,客户反映车辆在高速工况下,传动系统存在敲击音,影响了整车品质,达不到商品车交付的条件,公司决定哈弗H8将继续整改,达不到高端品位决不上市。” 长城汽车内部消息人士透露,“这款车整改完成后,最早将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才能推向市场。” 这并不是哈弗H8首次暂停销售。今年1月,在哈弗H8上市不到两个月,长城汽车曾发布公告,这款车存在发动机调校偏保守,运动模式不明显,与经济模式差别不大;车辆启动时安全带未系提示报警过早;方向盘操控偏轻;制动操作行程较长等8方面的问题,需要整改,停止销售。 然而,4月20日上市之后的第19天,H8再次延迟交付。有媒体指出,哈弗H8的底盘涉嫌抄袭,这或是哈弗H8销售再次暂停的重要原因。长城汽车哈弗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公司总部到法务部均没有听说此事。” 推迟上市不是做秀 “H8效应”被放大 长城哈弗H8二次延迟交付,引发社会热议。有媒体认为,长城发公告“承认高端技术不足”,是“最实诚的公告”。 《信息时报》的一位记者曾多次与长城汽车内部人士交流,认为是一个在认真做事、非常实在的企业。长城汽车的新闻总监商玉贵及其长城汽车公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待媒体均态度谦和。 今年1月,长城汽车组织了多批次媒体试驾会。当记者以为这是新车上市前奏时,该车企内部却将此次试驾定义为“挑刺会”。车企工作人员不时询问媒体人士“试驾感觉如何?说两句吧”。在得到了“底盘扎实、但调校不是很精准”的回答时,车企工作人员表示认同。 鉴于这些诚恳的表现,有人认为,该车企推迟新车上市“绝不是作秀”。业内有人士认为,应该多给自主品牌一点耐心。而“给自主品牌一点时间”,也是以前业界大佬们最爱说的一句“公道话”。 而《南方日报》消息指出,“哈弗H8效应”被放大了。高端车型,在量产的时候还频频发现关键瑕疵,这或许是由于没有经历过足够充分的测试,也反映长城对产品的最终把控还存在流程上或能力上的缺陷。这些在经历过哈弗H8的反复回炉再造后,将成为长城汽车的宝贵经验。 高端产品管理存不足 “交钥匙”式研发失灵 虽然长城汽车和戴姆勒所谓的纠纷被双方否定,但是长城汽车中高端车型开发模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位曾经深入研究长城汽车研发体系的国内某自主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城汽车和此前我国不少自主品牌相似,基础研发均是基于跨国公司的量产车型开展的。” 该消息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年来长城汽车大部分的工程研发均是借助‘外脑’完成。包括哈弗H8在内的所有车型的工程设计均是通过外包方式完成,而设计公司为“长城”提供的则是‘交钥匙’式的开发工作。” 他进一步解释称,所谓‘交钥匙’式的开发工作,就是设计公司需要为长城提供包括车辆模型设计,硬点调整、底盘开发、车身结构改造、内饰设计等多项研发工作。 长城汽车是我国自主品牌的“排头兵”,率先尝试独立打造20万元以上SUV车型,希望在品牌上突破合资封锁。在高端车型战略规划披露之后,长城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增长却并不迅速。 虽然在哈弗品牌独立的过程中,“长城”曾表示要把哈弗打造成继Jeep、路虎之后的第三个世界级SUV品牌,但是相比跨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长城”仍然逊色不少。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新产品开发模式已经出现不同的路径选择。但长城汽车的研发体系构建进程一直较慢,大部分车型还停留在“逆向”研发层面,在研发投入不足、体系基础不够完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高端车型必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最终影响品牌的高端定位。仅在产品试制、供应商体系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环节具有控制能力,显然不是完整的开发流程,这将是“长城”在未来需要补上的一课。 据信息时报、南方日报、每日经济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