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今日关注
  • 山东新闻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 报料
  • 评论
  • 论坛
我的助学金,为啥“抽成”当班费
鲁东大学助学金名额分配被指不够公平,很多“贫困生”并不贫困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于明红

  近日,一则帖子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帖子中称:鲁东大学很多院系都在收学生的助学金,要求全部上交,作为毕业聚餐、照相、典礼的费用。发帖人称,有些贫困生家庭困难,生活费都要靠打工赚取,上交助学金聚餐的做法太让人“心寒”。
学校>> 不否认情况存在,称绝对不允许肯定会干涉
 相关规定 
  鲁东大学负责宣传的姚老师表示,这绝对不是学校的统一安排,也不会是学院的硬性规定,很有可能是班级或者班干部的个人行为。
  该学校负责教育管理工作的张老师表示,“我不否认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学校是绝对不允许的。”对于大四学生将助学金上交作为毕业活动经费的情况,姚老师称,可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毕业班人数不齐,费用收取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是学生非自愿的情况下,肯定也是不允许的。”
  张老师表示,学校有规定,助学金不得截留、挤占、挪用。针对这次的事件,学校肯定会出面进行干涉。
助学金应专款专用 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学生>> 助学金当班费 成公开的“秘密”
调查>> 助学金发放“轮流坐庄”,有“贫困生”用苹果手机
  19日,记者来到鲁东大学了解到,助学金上交作为毕业经费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艺术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她大四获得的助学金全部都“充公”用作毕业活动的经费,而班里毕业活动的经费一般会在班里公示。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四毕业生要上交活动经费,其他年级同学的助学金也要按比例上交作为班费,不同学院不同班级上交的比例不同。多数班级是上交10%或20%,也有个别班级不需要上交。
  “这是我们都默认的潜规则。”土木工程学院港航专业大二的学生郝杰(化名)告诉记者,他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迎新时接他的师哥就告诉过他这项潜规则,助学金第一年要上交10%作为班费,到了大四可能就要全部上交。而这项潜规则,同学们通常不会从班主任口中得知的,用郝杰的话来说,大家“口耳相传”,校园里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
  虽然觉得不公平,郝杰也只是和朋友抱怨了几句,从来没向班委或者学校领导反映过。
  助学金上交作为班费,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有些同学并没有反对,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你看看那些拿着助学金的人,有的都用着苹果手机,穿着名牌衣服,有几个是真正需要帮助的?”鲁东大学文学院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他认为有些学生拿了不应得的补助,自然要把助学金交出来作为班费。
  记者了解到,烟台各所大学评选助学金的流程基本相同。首先由学生写申请,还要附带贫困证明。第一轮筛选由学生代表投票,第二轮筛选一般在学院内展开,并最终确定助学金的人选。国家助学金的金额分为4000元、3000元、2000元三个档,学校会将助学金分次发放给学生。
  看似严格的筛选过程,依然无法让人信服。艺术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告诉记者,他们班助学金的发放实行“轮流坐庄”,每次三五个人,如果第一次没有选上,第二次基本都会选上。一个班30个人左右,到了大学毕业,很多人都能拿到助学金。
  根据《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每年9月30日前,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申请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组织评审,提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及资助档次,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本校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按隶属关系报至中央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部门备案。
  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各高校应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本报记者 于明红
 相关新闻 
探讨>> 名额分配不够公平,学生希望把钱发到实处
  为什么会出现同学们所说的“贫困生”不贫困的情况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说到底还是因为助学金的名额分配制度存在弊端。
  记者了解到,烟台市不少高校在名额分配上都采用按照人数比例来分配名额。据介绍,助学金的名额平均到每个班一般是三到五个。而这种看似均等的分配方式,其实也很难做到完全公平。
  拿艺术学院来说,学生所学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高消费”专业,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但这些专业同样按照人数比例分配到了助学金的名额,就只能选择班内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同学。也就出现了“贫困生”不贫困的现象。
  文学院的张同学表示,助学金必须发到实处,发给最需要的同学。在他看来,评定助学金的人选不能单纯靠一张贫困证明。平时班里谁生活比较节俭,谁拿了助学金花钱还大手大脚,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学生代表要严格考察,多推荐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把好第一关。”
  “以前初中的时候,班主任都家访,现在地理距离远了,班主任也完全可以通过电话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化学院的一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0%助学金当班费 校方查实后已退还
  2013年曾有媒体报道,河南郑州一高校收取学生40%的助学金当班费。学校知道此事后,立刻展开了调查,共有4个班收取助学金当班费,纺织101班,按照所发助学金总额的25%收取;纺织102班、103班、104班按照所发助学金总额的40%收取,几个班共收取班费9000元。
  最后,经校方调查核实后,将错收的班费退还给了受助同学,也对该专业的两位班主任老师提出了严肃批评。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